在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座談會上的講話
(2018年2月12日)
習近平
黨的十八大以後,我先後在延安、貴陽、銀川、太原召開部分省區市黨委書記座談會,根據脫貧攻堅進展情況,分階段、分專題研究部署脫貧攻堅工作。這次是黨的十九大後我主持召開的第一次脫貧攻堅座談會。
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是我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出的三大攻堅戰之一,對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這次把大家請來,主要目的是聽聽大家意見和建議,交流脫貧攻堅工作情況,把握工作進展,分析存在問題,明确下一步工作部署和安排,紮紮實實把脫貧攻堅戰推向前進。
下面,我講點意見,講3個問題。
第一個問題:深刻認識我國脫貧攻堅取得的決定性進展。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從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要求出發,把扶貧開發工作納入“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作為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标的重點任務,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和安排,全面打響脫貧攻堅戰。脫貧攻堅力度之大、規模之廣、影響之深,前所未有,取得了決定性進展,顯著改善了貧困地區和貧困群衆生産生活條件,譜寫了人類反貧困曆史新篇章。
2020年3月6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北京出席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座談會并發表重要講話。 新華社記者 鞠鵬/攝
第一,創造了我國減貧史上最好成績。全國現行标準下的農村貧困人口由2012年底的9899萬人減少到2017年底的3046萬人, 5年累計減貧6853萬人,減貧幅度達到70%左右。貧困發生率由2012年底的10.2%下降到2017年底的3.1%,下降7.1個百分點。年均脫貧人數1370萬人,是1994年至2000年“八七扶貧攻堅計劃”實施期間年均脫貧人數639萬的2.14倍,是2001年至2010年第一個十年扶貧綱要實施期間年均脫貧人數673萬的2.04倍,也打破了以往新标準實施後脫貧人數逐年遞減的格局。貧困縣數量實現了首次減少,2016年有28個貧困縣脫貧摘帽,初步評估,2017年考核驗收結束後還會有100個貧困縣退出,解決區域性整體貧困邁出堅實步伐。
第二,促進了貧困地區加快發展。我們加強産業扶貧,貧困地區特色優勢産業和旅遊扶貧、光伏扶貧、電商扶貧等新業态快速發展,增強了貧困地區内生發展活力和動力。通過生态扶貧、易地扶貧搬遷、退耕還林等,貧困地區生态環境明顯改善,實現了生态保護和扶貧脫貧一個戰場、兩場戰役的雙赢。通過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建設,貧困地區特别是農村基礎條件明顯改善,改變了貧困地區整體面貌。通過組織開展貧困識别和貧困退出、扶貧項目實施,貧困地區基層治理能力和管理水平明顯提高,增強了農村基層黨組織凝聚力和戰鬥力。通過選派第一書記和駐村工作隊,鍛煉了機關幹部,培養了農村人才。全國累計選派43.5萬名幹部擔任第一書記,派出277.8萬名幹部駐村幫扶。目前,在崗第一書記19.5萬名、駐村幹部77.5萬名。這些同志肩負重任,同當地基層幹部并肩戰鬥,帶領貧困群衆脫貧緻富,用自己的辛苦換來貧困群衆的幸福,有的甚至獻出了寶貴生命,诠釋了扶貧幹部的擔當和情懷。
第三,構築了全社會扶貧強大合力。我們堅持政府投入的主體和主導作用,深入推進東西部扶貧協作、黨政機關定點扶貧、軍隊和武警部隊扶貧、社會力量參與扶貧。中央财政專項扶貧資金年均增長22.7%,省級财政專項扶貧資金年均增長26.9%。貧困縣統籌整合财政涉農資金用于脫貧攻堅,累計整合5296億元。金融部門安排易地扶貧搬遷專項貸款3500億元,扶貧小額信貸累計發放4300多億元,扶貧再貸款累計發放1600多億元。貧困地區建設用地增減挂鈎節餘指标流轉,累計收益460多億元。東西部扶貧協作,342個東部經濟較發達縣結對幫扶570個西部貧困縣,促進了西部地區脫貧攻堅和區域協調發展。定點扶貧暢通了黨政機關特别是中央和國家機關了解農村和貧困地區的渠道,推進了作風轉變和幹部培養。社會各界廣泛參與扶貧,中央企業開展貧困革命老區“百縣萬村”幫扶行動,民營企業開展“萬企幫萬村”精準扶貧行動。到2017年底全國已有4.62萬家民營企業幫扶5.12萬個村,投資527億元實施産業扶貧項目,捐資109億元開展公益幫扶,帶動和惠及620多萬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在四川涼山,中國光彩會組織500多名知名民營企業家參加精準扶貧行動,促成合作項目149個,合同金額2037億元,向涼山州捐贈公益資金4000多萬元。這些活動既有力推動了貧困村和貧困群衆脫貧緻富,又弘揚了中華民族扶貧濟困的優良傳統。
前不久,中鐵隧道局集團參加成昆鐵路擴能改造工程建設的20名青年黨員給我來信。信中說,50多年前,他們很多人的父親或爺爺參加了成昆鐵路難度最大的沙木拉打隧道建設,那一輩鐵路建設者不畏艱險、不怕犧牲,以敢叫高山低頭、河水讓路的豪邁氣概,把天塹變成了通途,創造了世界鐵路建設史上的奇迹。今天,他們接過先輩的旗幟,承擔了新成昆鐵路全線最長、難度最高的小相嶺隧道建設重任,決心傳承好老成昆精神,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使鐵路早日成為沿線人民脫貧緻富的“加速器”。他們的來信,讓我感受到了青年一代對祖國和人民的擔當和忠誠,讀了很是欣慰。
2017年6月21日至23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山西考察。這是6月21日下午,習近平在忻州市岢岚縣趙家窪村看望特困戶王三女一家。 新華社記者 龐興雷/攝
第四,建立了中國特色脫貧攻堅制度體系。我們加強黨對脫貧攻堅工作的全面領導,建立各負其責、各司其職的責任體系,精準識别、精準脫貧的工作體系,上下聯動、統一協調的政策體系,保障資金、強化人力的投入體系,因地制宜、因村因戶因人施策的幫扶體系,廣泛參與、合力攻堅的社會動員體系,多渠道全方位的監督體系和最嚴格的考核評估體系,為脫貧攻堅提供了有力制度保障。這個制度體系中,根本的是中央統籌、省負總責、市縣抓落實的管理體制,從中央到地方逐級簽訂責任書,明确目标,增強責任,強化落實。這些制度成果,為全球減貧事業貢獻了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
在脫貧攻堅的偉大實踐中,我們積累了許多寶貴經驗,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中華民族傳統節日農曆春節來臨之際,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來到四川考察調研,看望慰問各族幹部群衆,向全國各族人民緻以美好的新春祝福。這是2018年2月11日上午,習近平在涼山彜族自治州昭覺縣三岔河鄉三河村貧困戶吉好也求家中看望。 新華社記者 鞠鵬/攝
一是堅持黨的領導,強化組織保證。脫貧攻堅,加強領導是根本。必須堅持發揮各級黨委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作用,落實脫貧攻堅一把手負責制,省市縣鄉村五級書記一起抓,為脫貧攻堅提供堅強政治保證。
二是堅持精準方略,提高脫貧實效。脫貧攻堅,精準是要義。必須堅持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堅持扶持對象精準、項目安排精準、資金使用精準、措施到戶精準、因村派人(第一書記)精準、脫貧成效精準等“六個精準”,解決好扶持誰、誰來扶、怎麼扶、如何退問題,不搞大水漫灌,不搞“手榴彈炸跳蚤”,因村因戶因人施策,對症下藥、精準滴灌、靶向治療,扶貧扶到點上扶到根上。
三是堅持加大投入,強化資金支持。脫貧攻堅,資金投入是保障。必須堅持發揮政府投入主體和主導作用,增加金融資金對脫貧攻堅的投放,發揮資本市場支持貧困地區發展作用,吸引社會資金廣泛參與脫貧攻堅,形成脫貧攻堅資金多渠道、多樣化投入。
四是堅持社會動員,凝聚各方力量。脫貧攻堅,各方參與是合力。必須堅持充分發揮政府和社會兩方面力量作用,構建專項扶貧、行業扶貧、社會扶貧互為補充的大扶貧格局,調動各方面積極性,引領市場、社會協同發力,形成全社會廣泛參與脫貧攻堅格局。
五是堅持從嚴要求,促進真抓實幹。脫貧攻堅,從嚴從實是要領。必須堅持把全面從嚴治黨要求貫穿脫貧攻堅工作全過程和各環節,實施經常性的督查巡查和最嚴格的考核評估,确保脫貧過程紮實、脫貧結果真實,使脫貧攻堅成效經得起實踐和曆史檢驗。
六是堅持群衆主體,激發内生動力。脫貧攻堅,群衆動力是基礎。必須堅持依靠人民群衆,充分調動貧困群衆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堅持扶貧和扶志、扶智相結合,正确處理外部幫扶和貧困群衆自身努力關系,培育貧困群衆依靠自力更生實現脫貧緻富意識,培養貧困群衆發展生産和務工經商技能,組織、引導、支持貧困群衆用自己辛勤勞動實現脫貧緻富,用人民群衆的内生動力支撐脫貧攻堅。
以上這些經驗彌足珍貴,要長期堅持并不斷完善和發展。
我們在扶貧脫貧方面取得的成就和經驗,赢得國際社會高度評價。2月1日,《人民日報》以“中國減貧之路‘優質高效’——國際人士積極評價中國脫貧攻堅成就”為題,報道了這些評價。我建議大家讀一讀這篇報道。報道中講到:聯合國糧農組織減貧項目官員安娜·坎波斯表示,中國在減貧領域取得巨大成果,是因為始終把扶貧工作擺在重要位置,并且在扶貧方面有清晰的目标,中國在減貧領域為其他國家樹立了榜樣。美國著名未來學家約翰·奈斯比特講到,從全球背景來看,中國減貧努力對尋求擺脫貧困的新興經濟體具有巨大價值。法國著名經濟學家米歇爾·阿列塔指出,中國的扶貧成功經驗值得推廣學習。德國政治學家沃夫拉姆·阿多菲認為,中國政府是将減貧事業作為其使命和責任來對待和解決的,中國的減貧經驗為世界提供了借鑒。印度夏馬爾大學教授卡瑪奇亞表示,中國的脫貧攻堅戰,不僅是中國消滅貧窮問題,更是為人類社會作出的巨大貢獻,為包括發達國家在内的所有國家作出了榜樣,這是中國方案和中國理念對世界的貢獻。
第二個問題:清醒把握打赢脫貧攻堅戰的困難挑戰。
脫貧攻堅成效巨大,但面臨的困難挑戰也同樣巨大,需要解決的突出問題依然不少。行百裡者半九十。要清醒認識和把握打赢脫貧攻堅戰面臨任務的艱巨性,清醒認識把握實踐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和解決這些問題的緊迫性,不放松、不停頓、不懈怠,把困難估計得更充分一些,把挑戰認識得更到位一些,做好應對和戰勝各種困難挑戰的準備。
2019年4月15日至17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重慶考察,并主持召開解決“兩不愁三保障”突出問題座談會。這是4月15日下午,習近平在石柱土家族自治縣中益鄉華溪村看望貧困戶譚登周一家。 新華社記者 劉彬/攝
第一,從脫貧攻堅任務看,截至2017年底,全國農村貧困人口還有3046萬人,貧困發生率仍在3%以上。3年要實現脫貧3000多萬人,平均每年1000多萬人,壓力不小,難度不小。這個壓力和挑戰主要是深度貧困地區脫貧攻堅任務艱巨。而且脫貧攻堅越往後,遇到的越是難啃的硬骨頭。
目前,貧困人口超過200萬的有7個省區,貧困發生率超過18%的貧困縣有111個、超過20%的貧困村有1.67萬個。按照這些縣和村前幾年每年貧困發生率下降3至4個百分點的速度,在剩餘3年時間内完成脫貧目标,任務十分艱巨。特别是“三區三州”地區,不僅貧困發生率高、貧困程度深,而且基礎條件薄弱、緻貧原因複雜、發展滞後較多、公共服務不足,有的地方可以用“有天無地,有山無田,有人無路”來形容,脫貧難度更大。全國建檔立卡貧困村居住着51%的貧困人口,普遍存在村兩委班子能力不強,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嚴重滞後,村内道路、入戶路、環境衛生設施短缺,大量危房需要維修和重建等難題,貧困村無人管事、無人幹事、無錢辦事現象突出。
當前建檔立卡貧困人口中,因病、因殘緻貧比例居高不下,分别超過40%和14%,缺勞力、缺技術的比例分别占到32.7%和31.1%, 65歲以上老人占比超過16%,這些人群的比例越往後将會越高,是貧中之貧、艱中之艱。化解特殊貧困群體難題是打好脫貧攻堅戰面臨的最為突出的挑戰。
另外,貧困群衆短期脫貧容易、長期穩定緻富難度大的問題也很突出。産業扶貧是穩定脫貧的根本之策,但現在大部分地區産業扶貧措施比較重視短平快,考慮長期效益、穩定增收不夠,很難做到長期有效。如何鞏固脫貧成效,實現脫貧效果的可持續性,是打好脫貧攻堅戰必須正視和解決好的重要問題。
第二,從脫貧攻堅工作看,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弄虛作假、急躁和厭戰情緒以及消極腐敗現象仍然存在,有的還很嚴重,影響脫貧攻堅有效推進。脫貧攻堅工作直接面向貧困地區和貧困群衆,直接同人民群衆打交道,暴露出來的作風和腐敗問題群衆感受最直接、反映最強烈。這些問題,我已經多次敲過警鐘了,今天再敲敲“法槌”,希望引起大家高度警覺。
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主要表現是會議多、填表多、檢查多。有篇報道說,現在扶貧需要填寫各種調查表、花名冊、信息采集表、幫扶卡、走訪記錄等,駐村幹部被各種報表弄得暈頭轉向。有個地方的精準扶貧檔案資料包括貧困戶入戶資料、貧困戶檔案、村級檔案、鄉級資料4個部分,每1戶要填寫10份表格,村級檔案有4類21種,鄉級資料有4類25種,真可謂眼花缭亂!有些地方還規定,扶貧檔案必須由第一書記親筆填寫,一式3份,均不得出錯,不得塗改;如有變化,3份都得改,改一項數據就得折騰很長時間,耽誤了真正的扶貧工作。有人就此給第一書記編了個順口溜:“書記,書記,沒時間扶貧,隻剩書書、記記。”檢查多也讓基層幹部不堪重負。一位縣委書記反映,曾在一天内接待了國家、省裡、部門、市裡的4個檢查組和調研組,應接不暇。媒體報道,有一個鄉迎接各類扶貧檢查團,僅打印費就花了10多萬元。把這麼多精力和資金花在應付檢查上,實在不應該!考核評估也存在重形式偏向。一些考核評估隻看資料全不全、表格填好沒填好、老百姓能不能答上問題,對區域發展、政策落地、群衆獲得感等情況關注不夠。貧困戶在家的多是老人和小孩,有些政策雖然宣講多次,他們還是搞不清記不住,但第三方評估抽訪時一次沒答對或沒答準,就認定幹部工作沒做到位,這讓基層幹部很委屈。
管理不精細、資金使用新老問題依然存在。一些部門調查研究不深入,指導工作脫離實際,政策不落實、不到位、不精準。有些地方精準識别等基礎工作不夠紮實,雖然經過幾次識别,依然存在優親厚友和識别不準等問題。有的在貧困識别時搞指标分配、優親厚友,一些不符合建檔立卡要求的人被劃入貧困人口,而一些真正的貧困人口卻沒有建檔立卡。有的地方對“一方水土養活不了一方人”貧困人口的易地扶貧搬遷在認識上存在偏差,不顧實際,為搬而搬,對“搬到哪裡去、搬後幹什麼、搬遷後收入哪裡來”沒有統籌謀劃,缺乏通盤考慮。有的自行擴大搬遷标準,增加了地方政府和群衆的債務負擔。有的地方壘大戶堆盆景,搞“形象工程”。有的簡單發錢發物、包辦代替甚至強迫命令,有的用增加的扶貧資源搞縮小版大水漫灌。在資金使用管理方面,一些地方虛報冒領、貪占挪用扶貧資金等問題時有發生,主要發生在鄉村兩級。一些地方扶貧項目規劃不科學不合理,資金閑置浪費。一些地方資金使用不公開不透明,群衆不知曉、難監督。扶貧領域的“蒼蠅式”腐敗,雖然可能是單個案件金額不大,但危害不可小視。“蟻穴雖小潰大堤,蝗蟲多了吞沃野。”如果任由這些行為滋生蔓延,積少成多,不僅會使脫貧成效大打折扣,而且将嚴重損害黨和政府在群衆心目中的形象。
數字脫貧、虛假脫貧問題也時有發生。有的“三保障”未實現,就宣布脫貧。有的把預期收入算成當年實際收入,把還沒有變成商品的産品收入巧算為現金收入,拔高收入,搞“算賬式”脫貧。有的層層分解年度脫貧指标,年終脫貧銷号是“矮人堆裡選高個”,一些貧困戶戴上貧困帽才一年就被要求摘帽了,搞“指标式”脫貧。有的把項目、資金、技術等集中傾斜到一些貧困戶,等脫貧驗收達标後,政策和資源又收回轉移到另外的貧困戶,脫貧的農戶因失去扶持資源就又開始走下坡路甚至返貧,但在脫貧賬上已銷号,就不管了,搞“遊走式”脫貧。有的短時間集中投入,貧困人口當年進、當年出,搞“突擊式”脫貧。有的簡單采取低保兜底,一兜了之。有的甚至在考核評估中弄虛作假,試圖蒙混過關。
2019年8月19日至22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甘肅考察。這是21日上午,習近平在武威市古浪縣黃花灘生态移民區富民新村同村民親切交談。 新華社記者 鞠鵬/攝
一些地方出現了打着脫貧攻堅旗号大舉借債、以脫貧攻堅為名搞變相融資的問題,什麼東西都往脫貧攻堅上靠,穿馬甲、塗脂抹粉争資源争項目,擴大地方債務,要堅決防止和糾正。一些部門的政策措施沒有聚焦脫貧攻堅、惠及貧困人口,大而化之,大而不當,經不起較真,一說到精準就說不清楚了。一些地方盲目拔高标準,不怕群衆不滿意,就怕領導不注意,對貧困戶作出脫離實際的承諾,像看病不排隊不要錢,把“三保障”變成上什麼學都免費、看什麼病都不花錢、拆舊房蓋大房住好房甚至購買商品房等。脫離國情和當地實際,盲目提高标準,不僅增加脫貧攻堅難度、加重财政負擔、不可持續,而且産生了貧困戶和非貧困戶待遇的“懸崖效應”,引起新的社會不公。過高的标準兌現不了,還會損害黨和政府的公信力。各級黨委和有關部門要正視這些問題,采取管用的措施,抓緊解決好。
第三個問題:全面打好脫貧攻堅戰。
黨的十九大對打好脫貧攻堅戰作出總體部署,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和全國扶貧開發工作會議作出了具體安排。要按照這些部署和安排,把提高脫貧質量放在首位,聚焦深度貧困地區,紮實推進各項工作,全面打好脫貧攻堅戰。
2020年4月20日至23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陝西考察。這是4月21日,習近平在安康市平利縣老縣鎮蔣家坪村女娲鳳凰茶業現代示範園區,同茶農們親切交談。 新華社記者 謝環馳/攝
第一,加強組織領導。脫貧攻堅是一場必須打赢打好的硬仗,是我們黨向全國人民作出的莊嚴承諾。一諾千金。黨的十八大以來,各省區市黨政一把手向中央簽軍令狀的,隻有脫貧攻堅這一項工作。各級黨政幹部特别是一把手,必須增強政治擔當和責任擔當,以高度的曆史使命感親力親為抓。這裡,我還要強調,貧困縣黨委和政府對脫貧攻堅負主體責任,黨政一把手是第一責任人,攻堅期内幹部隊伍要保持穩定,把主要精力用在脫貧攻堅上。對于不能勝任的要及時撤換,對于弄虛作假的要堅決問責。中央有關部門要研究制定脫貧攻堅戰行動計劃,明确3年攻堅戰的時間表和路線圖,為打好脫貧攻堅戰提供導向。
第二,堅持目标标準。脫貧攻堅的目标就是要做到“兩個确保”:确保現行标準下的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消除絕對貧困;确保貧困縣全部摘帽,解決區域性整體貧困。扶貧标準是确定扶貧對象、制定幫扶措施、考核脫貧成果的重要“度量衡”。黨中央反複強調,脫貧攻堅期内,扶貧标準就是穩定實現貧困人口“兩不愁三保障”、貧困地區基本公共服務領域主要指标接近全國平均水平。要始終堅持,不能偏離,既不能降低标準、影響質量,也不要調高标準、吊高胃口。
第三,強化體制機制。要落實好中央統籌、省負總責、市縣抓落實的管理體制。中央統籌,就是要做好頂層設計,主要是管兩頭,一頭是在政策、資金等方面為地方創造條件,另一頭是加強脫貧效果監管。省負總責,就是要做到承上啟下,把黨中央大政方針轉化為實施方案,加強指導和督導,促進工作落地。市縣抓落實,就是要因地制宜,從當地實際出發,推動脫貧攻堅各項政策措施落地生根。要改進考核評估機制,根據脫貧攻堅進展情況不斷完善,讓省負總責既體現在工作要求和責任上,也體現在考核上。要改進第三方評估方式,縮小範圍,簡化程序,主要評估“兩不愁三保障”實現情況。對貧困縣退出的專項評估檢查,交由省裡組織,中央結合督查巡查進行抽查,确保退出真實性。要改進約談省級領導方式,今年再集中搞一次,以後常态化,随時發現問題随時約談。
第四,牢牢把握精準。打好脫貧攻堅戰,成敗在于精準。建檔立卡要繼續完善,重點是加強數據共享和數據分析,為宏觀決策和工作指導提供支撐。精準施策要深入推進,按照因地制宜、因村因戶因人施策的要求,紮實做好産業扶貧、易地扶貧搬遷、就業扶貧、危房改造、教育扶貧、健康扶貧、生态扶貧等精準扶貧重點工作。這裡特别要強調産業扶貧和易地扶貧搬遷。産業增收是脫貧攻堅的主要途徑和長久之策,現在貧困群衆吃穿不愁,農業産業要注重長期培育和發展,防止急功近利。易地扶貧搬遷,國家投入的資金最多。目前,要重點防止為整體搬遷而搬遷,把不該搬的一般農戶搬了,而應該搬的貧困戶卻沒有搬。今後3年,要先把建檔立卡貧困人口中需要搬遷的應搬盡搬,同步搬遷的逐步實施。對目前不具備搬遷安置條件的貧困人口,要先解決他們“兩不愁三保障”問題,今後可結合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壓茬推進,通過實施生态搬遷和有助于穩定脫貧、逐步緻富的其他搬遷,繼續穩步推進。
第五,完善資金管理。扶貧資金量大、面廣、點多、線長,監管難度大,社會各方面關注高。要強化監管,做到陽光扶貧、廉潔扶貧。要增加投入,确保扶貧投入同脫貧攻堅目标任務相适應。要加強資金整合,理順涉農資金管理體系,确保整合資金圍繞脫貧攻堅項目精準使用,提高使用效率和效益。要建立縣級脫貧攻堅項目庫,加強項目論證和儲備,防止資金閑置和損失浪費。要健全公告公示制度,省、市、縣扶貧資金分配結果一律公開,鄉、村兩級扶貧項目安排和資金使用情況一律公告公示,接受群衆和社會監督。要加大懲治力度,對扶貧領域腐敗問題,發現一起,嚴肅查處問責一起,絕不姑息遷就!
第六,加強作風建設。黨中央已經明确,将2018年作為脫貧攻堅作風建設年。要堅持問題導向,集中力量解決脫貧領域“四個意識”不強、責任落實不到位、工作措施不精準、資金管理使用不規範、工作作風不紮實、考核評估不嚴格等突出問題。要建立長效機制,對脫貧領域的突出問題,一經舉報,要追查到底。對查實的典型案件,要堅決予以曝光,嚴肅追究責任。對發現的作風問題,要舉一反三,完善政策措施,加強制度建設,紮緊制度籠子。
第七,組織幹部輪訓。打好脫貧攻堅戰,關鍵在人,在人的觀念、能力、幹勁。貧困地區最缺的是人才。近年來,我們向貧困地區選派了大批幹部和人才,但從長遠看,無論怎麼加強外部人才支持,派去的人總是有限的,關鍵還是要靠本地幹部隊伍和人才。今年,要突出抓好各級扶貧幹部學習培訓工作,中央層面要重點對省級負責同志開展輪訓,省、市、縣都要加大幹部培訓力度,分級安排培訓活動。各級培訓方式要有所區别,突出重點。對縣級以上領導幹部,重點是提高思想認識,引導樹立正确政績觀,掌握精準脫貧方法論,培養研究攻堅問題、解決攻堅難題能力。對基層幹部,重點是提高實際能力,要多采用案例教學、現場教學等實戰培訓方式,培育懂扶貧、會幫扶、作風硬的扶貧幹部隊伍,增強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工作能力。要吸引各類人才參與脫貧攻堅和農村發展,鼓勵大學生、退伍軍人、在外務工經商等本土人才返鄉擔任村幹部和創新創業。要關心愛護基層一線扶貧幹部,讓有為者有位、吃苦者吃香、流汗流血犧牲者流芳,激勵他們為打好脫貧攻堅戰努力工作。
第八,注重激發内生動力。貧困群衆既是脫貧攻堅的對象,更是脫貧緻富的主體。要加強扶貧同扶志、扶智相結合,激發貧困群衆積極性和主動性,激勵和引導他們靠自己的努力改變命運,使脫貧具有可持續的内生動力。要改進幫扶方式,多采取以工代赈、生産獎補、勞務補助等方式,組織動員貧困群衆參與幫扶項目實施,提倡多勞多得,不要包辦代替和簡單發錢發物。要加強教育引導,通過常态化宣講和物質獎勵、精神鼓勵等形式,促進群衆比學趕超,提振精氣神。要發揮村規民約作用,推廣扶貧理事會、道德評議會、紅白理事會等做法,通過多種渠道,教育和引導貧困群衆改變陳規陋習、樹立文明新風。這也有利于減輕群衆負擔。要加強典型示範引領,總結推廣脫貧典型,用身邊人、身邊事示範帶動,營造勤勞緻富、光榮脫貧氛圍。
同志們!3年後如期打赢脫貧攻堅戰,中華民族千百年來存在的絕對貧困問題,将在我們這一代人的手裡曆史性地得到解決。這是我們人生之大幸。讓我們共同努力,一起來完成這項對中華民族、對整個人類都具有重大意義的偉業。我相信,隻要全黨全國各族人民齊心協力、頑強奮鬥,脫貧攻堅戰一定能夠打好打赢。
http://jhsjk.people.cn/article/31694935
(編輯:張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