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蔣紅斌,女,1969年生,湖南雙峰人,足球推荐最好的一个平台2007級博士研究生。現任湖南師範大學教科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兼任華中師範大學道德教育研究所兼職教授,湖南省教師教育專業委員會常務理事,湖南師範大學教師教育研究中心骨幹成員,湖南師範大學教育學專業實踐教學團隊主要成員,國家精品課程《課程設計與評價》主講教師,湖南省精品課程《教育學》主講教師。共主持、參與國家級、省部級課題10餘項,出版專著1部,參與撰寫多部,在《教育研究》、《教師教育研究》、《高等教育研究》等雜志發表學術論文50餘篇。
時光冉冉,今昔之感是刻度
蔣紅斌與桂子山的兩段緣分,開始于本科,再續于博士。1987年蔣紅斌考入華中師範大學教育系讀本科,1991年畢業,2007年又再次回到華中師範大學攻讀博士。兩段求學經曆使得桂子山于蔣紅斌而言有了家一樣的感覺,即使時隔20年後再回到母校,這種感覺也依然如新。
大學老師對蔣紅斌的人格秉性、學識修養都産生了深遠的影響。提到讓自己印象深刻的老師時,蔣紅斌直言:“我的教育學啟蒙前輩扈中平老師,亦師亦父的郭文安老師、董澤芳老師,還有博導杜時忠老師,都是學識淵博又關心學生的師者楷模,不管是學習上還是生活上,都給予了我非常大的幫助。”
如果說老師是擺渡人,書籍就是蔣紅斌乘風破浪的船隻。在蔣紅斌求學的時代,網絡通訊還沒有現在這樣發達,獲取信息和知識的主要渠道除了課堂就是圖書館。對知識的渴望和熱愛,讓蔣紅斌成為了圖書館的常客。談到當時借閱的書籍,蔣紅斌說:“我閱讀的書沒有一個固定的類别,專業書,世界名著,散文,詩歌,都會有所涉獵。”書籍的陶冶,知識的力量,不僅厚實了蔣紅斌的專業能力,更使她涵養出了一種博大的人文情懷,也為她後來的教育生涯奠定了深厚的基礎。
生生不息,靜水流深是厚度
在對職業和人生道路的規劃上,因本科畢業時國家分配工作,當時的蔣紅斌并沒有一個很明确的規劃。畢業後,她便被分到了婁底師專(今湖南人文科技學院),後來又調到懷化師專(今懷化學院)。
蔣紅斌真正的職業規劃開始于攻讀碩士之後。“那時形勢有了變化。國家提出科教興國戰略,知識就是底氣,人才就是寶藏。”在國家對人才培養的号召下,1998年蔣紅斌進入湖南師範大學攻讀碩士。也是在這期間,蔣紅斌确認了自己的學術研究方向,開始關注教育教學的道德性問題。
碩士研究生畢業後,蔣紅斌又一次走上講台,繼續教師工作,但她心中對更高學術水平的追求并沒有結束。2007年,為了克服在工作中産生的倦怠心理,已經38歲的她再次暫時放下教師身份,以學生的身份回到華師攻讀博士。回憶起這個重大的人生選擇,蔣紅斌說:“要說為什麼這個年齡還要讀博,我覺得是因為那時自己打心底裡覺得需要補充知識和能量了。”在桂子山讀博的三年,對蔣紅斌來說是厚積薄發的三年。2010年,蔣紅斌博士畢業,并于2012年獲得教授職稱。
弦歌不辍,德教雙馨是高度
在學術研究的志趣上,蔣紅斌以“德育原理”作為主要研究方向,并使自己的研究都圍繞着教育教學的道德性這一中心展開。攻讀博士學位期間她就曾對“教育暴力”這一主題進行了深入的研究,發表了諸如《“精神暴力”:教育的道德性批判》、《從壓制走向引導:教育暴力的消解路徑》等多篇相關論文,出版了相關專著《教育暴力的澄明與消解》。
接觸“教育暴力”的契機來自一次師門研讨。“當時正講到一個相關的事例,我突然就靈光一現,決定把它作為博士論文的選題。”這一大膽的選擇和蔣紅斌的個人性格有很強烈的相關性。“我覺得我是一個内心很柔軟的人,我認為教育應該是一個善的事業,所以我無法想象和相信老師會對學生進行施暴。”激蕩于内心的疑惑,與師者的善之本性相碰撞,蔣紅斌很快就翻湧起求知求實的欲望。
在确認選題方向後,蔣紅斌深入中小學進行實地考察,搜集了2000多個案例。“研究過程伴随着痛苦,個别案例對我來說是一種心理折磨和挑戰。”對一些暴力現象的近距離感受,讓蔣紅斌受到了極大的觸動。“非常慶幸,現在我們的教育在這些方面已經發生了非常大的轉變,‘以生為本’的理念已經深入人心,并在有效地指導着教育者的教育行為。”
在學術研究工作以外,蔣紅斌還曾協助承辦、參與了多次全國德育學術年會等學術活動。她堅守在師德建設的領域,多次以“教師職業道德”為主題為高校教師和中小學教師進行講座與培訓,通過以身示範、上課、培訓、學術探讨等多種渠道身體力行的将優良的師德宣揚開來。
春風化雨,桃李滿城是溫度
将德育作為主要研究方向的蔣紅斌自身也是一名富有靈魂與熱情的教師。秉持德育的準則,蔣紅斌身體力行地貫徹着“學高為師,身正為範”的精神内核,将“身教重于言傳”的理念追求付諸教學實踐中。
在日常與學生接觸的過程中,蔣紅斌發現學生的成長曆程不是以個體為單位的孤軍奮戰,教師應該承擔起主導者和傾聽者的責任,做學生前行的踏闆,向上的扶手。“有一次上課時,我看着學生的眼睛,忽然就想到,他們的家長希望孩子能遇到什麼樣的老師呢?”教學相長,三省吾身。實踐、反思、改變、再實踐,如此循環往複。在不斷的共情和代入過程中,蔣紅斌越發接近教育的内核與本質,養成了宏大又細膩的教育氣象。
做學生的師長、朋友、父母,是蔣紅斌對教師身份的理解。2015年的春節,寒風凜凜。正值阖家團圓之際,一個學生拖着大包小包的行李,提前抵達了湖南師範大學張公嶺校區。因為沒到開學時間,加上是非本部校區,食堂還未燃起炊火,宿舍依然斷水斷電。許是離家遠行的酸楚與舉目無人的孤獨打了個照面,女孩在社交平台發了一條說說,自嘲似地陳述自己的境遇。看到這條信息的蔣紅斌,随即與女孩取得了聯系,詢問她是否願意來自己家小住。“我當時就覺得,誰家的閨女不是寶貝呢,天寒地凍的,一個姑娘家,也沒人照顧。恰好我女兒也去上學了,我就收拾收拾把她的房間給騰出來了。”
經師易得,人師難遇。師道與師魂,育生與育人,厚積的學識和一腔的熱血,嚴謹的學風和溫和的秉性,是蔣紅斌真實的寫照。談到自己的人生智慧,蔣紅斌說:“隻要我們懷抱着對生活的熱愛和希望,就算生活給了我們苦痛折磨,我們還是會覺得幸福更多。”話語如其人,溫柔而堅韌。
原始來源:被采訪人(蔣紅斌)口述
參考資料:湖南師範大學教育科學學院網站
(已經校友本人審閱)
圖文記者:熊振君
網站編輯:黃韻晨
審讀人:黃玉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