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簡介:何齊宗,男,1962年11月生,江西萍鄉人。1990年于華中師範大學獲教育學碩士學位,2002年于華中師範大學獲教育學博士學位。現為江西師範大學教育學院二級教授、博士生導師,教育部教育學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中國教育學會教育學分會常務理事、江西省教育學會副會長,曾任國家督學、江西省政協常委、九三學社江西省委常委、江西師範大學教育學院院長。系江西省“井岡學者”特聘教授、江西省“贛鄱英才555工程”領軍人才人選、江西省中青年文化名家及江西省一流學科、教育學一級學科博士點和教育博士專業學位點帶頭人。1998年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先後被評為全國教育碩士優秀教師、江西省高校金牌研究生導師和江西省新時代學生心中的好老師。獲教育部成果獎3項、省級成果獎30餘項,1門課程被評為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
千裡之行,始于華師
何齊宗1990年在華師獲教育學碩士學位,2002年獲教育學博士學位。回首桂子山往事,令他印象最深刻是教院濃郁的學風。那時學院的資料室每天都是座無虛席,稍去晚一會就找不到座位。他還回憶,當時住校的研究生隻要不上課,就基本上在圖書館和資料室查閱、複印或摘抄學習與研究文獻,可以說是高度專注、心無旁骛。這種濃厚的學習氛圍也感染了他,為他之後的嚴謹治學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而在教育學院的求學經曆中,何齊宗最大的收獲是确立了他整個學術生涯的主要研究方向——教育美學。大約是1988年的某一天,他在浏覽《報刊文摘》時,突然發現有一小段帶邊框的文字,是關于“教育美學”的名詞解釋。這個名詞解釋沒有任何其他背景資料,總共也隻有區區40餘字,但何齊宗憑借自己此前的積累和思考以及對多種藝術的愛好,敏銳地發現這是一個亟待開拓、值得探索的新領域。正是在這偶然與必然雙重作用的背景下,他選擇了教育美學作為學術主攻方向。他的碩士論文題目是《論教育美》,分别在《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學刊》《教育研究與實驗》《教育科學》等多家刊物發展,這使他成為國内最早研究教育美學這門新的學科的學者之一。30多年來,何齊宗堅持不懈地在教育美學領域鑽研深挖,先後主持了全國教育科學“八五”規劃青年專項課題“教育美學研究”、全國教育科學“十五”規劃課題“中小學審美人格教育的理論與實踐研究”、國家社會科學基金教育學課題“教育學中國話語體系視域下當代美育學術的演進邏輯與發展路向”3項國家課題。同時,他還在人民教育出版社和教育科學出版社等出版了《教育美學新論》《審美人格教育論》等4部著作,在《教育研究》《高等教育研究》《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學刊》等發表了50餘篇系列論文。這些成就的獲得,與他早年在教育學院的積累密不可分。
三尺講台,一腔熱血
近40年來,何齊宗一直堅守在教學一線,躬耕于三尺講台。他先後講授了13門各類課程,每門課程均受到了學生的好評。有的學生給何老師留言說:“您的授課内容新穎,講解深刻,課件制作精美,給我們以美的享受。”還有的畢業生給何老師寫信說:“您是我大學裡最敬佩的一個老師,您學識淵博,治學嚴謹,講課清晰、邏輯性強,對我們很負責、很關心,是我們敬重的一位好老師,我會一直以您為榜樣!”針對一些大學教師重科研輕教學的現象,何齊宗尖銳地指出:“大學教師的教學研究和科學研究完全可以做到相互促進、相得益彰。”他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他将科研融入課堂中,高度重視教學研究,不斷提高教學的學術性。他主講的《當代教育新理念》被評為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因為對現有教材不滿意,他還為講授的大部分本科和研究生課程都編寫和出版了相應的教材,這些教材都是由課程對應的講義,經試用幾輪後不斷修改完善而來的。他出版的6部教材中,有3部獲省優秀教材一等獎。除此之外,他還主持了5項省級教學改革課題,參與的1項成果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4項成果獲省級教學成果一、二等獎,主持省級教學團隊“教育理論教學團隊”,主持省級研究生優質課程“教育原理”。近十多年來,他每年的課堂教學均被評為優秀;先後被評為全國教育碩士優秀教師、江西省本科畢業論文和研究生學位論文優秀指導教師、江西省金牌研究生導師、江西省新時代學生心中的好老師、學生暑期社會實踐先進個人、“三育人”标兵和先進個人等。
除了對教學工作的滿腔熱情外,何齊宗的科研熱情也令人敬佩。他從1988年初開始發表學術論文以來,每年都有多項成果發表或出版,從未間斷。他把自己學術研究的體會歸結為五個詞:執着、敏感、博聞、勇試和嚴謹。他長期通過多種渠道拓展視野、關注科研動态、随時記錄科研方面的靈感和想法。在科研上,他還勇于嘗試。2013年,他同時申報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和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規劃基金課題。對于長期從事理論研究的教師來說,申報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似乎是難以想象的事情。為此,他整個春節期間都在整理資料,反複修改申報書。光是大的修改就達十幾次、小的修改更是不計其數。功夫不負有心人,他在2013年同時獲批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課題。更難能可貴的是,何齊宗已經把努力變成了習慣。為了申報2020年國家社會科學基金教育學課題,他提前收集和梳理了近80萬字的相關文獻資料,為後來該課題的成功獲批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薪火相傳,未來可期
畢業後,何齊宗經常通過各種方式關注學院的發展,如經常浏覽母校官網中關于學院的各種信息、關注各種新聞中有關學院取得的成績的報道、利用各種參會機會了解母院及母院教師的近況等。他對母校的學子也給予了厚望,他說:“希望大家在學習上要盡量多花一些時間、多用一些心思。在專業學習上,除了規定動作以外,還應當有自選動作。也就是除了上課和完成老師布置的任務以外,還要給自己提出任務、追加任務,要自己去找事情做;要讓自己緊張起來、忙碌起來”。
華師作為一所有百年曆史的大學,教育學院作為一所有深厚人文底蘊的學院,學術風氣不可謂不濃。前來桂子山求學的莘莘學子,要抓住這一段黃金時光,在拓展知識和提升能力的同時,努力提升自身的整體素質,尤其是精神境界。何齊宗動情地說:“希望大家在學好專業的同時,要學會做人,做一個有胸懷、有擔當的人,做一個有誠信、有責任的人,做一個有品位、有境界的人。最後,我衷心祝願母院不斷創造新的輝煌,譜寫新時代的絢麗華章!”
稿件已經校友審閱
文字作者:李欣潤
網站編輯:朱文淩
審讀人:黃玉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