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學院宣傳中心訊(記者 邢歡 劉麗偉 編輯 張萌)11月21日上午9時許,教育學院全國社會科學基金“十三五”規劃2019年度教育學青年課題開題報告在田家炳教育大樓403室順利舉行。教育學院副院長蔡迎旗教授、副院長申國昌教授、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長歐陽光華教授等擔任評議專家,社科處吳尉尉及教育學院部分師生代表參與此次活動。
本次報告共分兩部分,分别由我院青年教師劉麗偉博士與邢歡博士作開題報告。
劉麗偉博士的報告主題為《基于PPCT模型的0-3歲嬰幼兒家庭教養的社會公共支持路徑研究》,她先後就研究内容、方法、組織、分工、進度、經費分配、預期結果等方面作了講解。
專家組根據報告情況,經認真逐項評議後,形成如下意見:
1.課題選題具有較強的理論價值和實踐價值。0-3歲嬰幼兒托育是我國現今的熱點問題,也是亟待解決的問題。本課題聚焦0-3歲嬰幼兒家庭教養的困境與需求,結合布朗芬布倫納的PPCT模型,構建我國0-3歲嬰幼兒家庭公共支持服務路徑體系,可以為政府提供決策依據。
2.課題研究方案設計合理,方法得當,具有可操作性。課題采用混合研究範式,結合質性訪談數據和量化問卷數據,對我國0-3歲嬰幼兒家庭教養現狀和支持機制現狀進行調查,結合理論框架和文獻,構建以家庭為中心的社會公共支持路徑模型。課題研究方案涵蓋問題全面,對問題的思考很深入,思路清晰,可行性高。
3.人員分工和經費預算合理。研究進度規劃具體、可行。課題負責人學術功底紮實,學術嚴謹,具備較好的科研能力和研究經驗。課題團隊結構合理,科學素養較高,且有充裕時間做好研究工作。課題的研究進程比較得當,時間節點清晰,經費安排比較合理,可以進入實質性研究階段。
為确保該課題研究工作的順利開展,專家組對課題研究提出如下建議:
1.進一步圍繞研究主題,細化研究内容。針對家庭教養的社會公共支持包括各個方面,需要将其細化,逐項進行闡述,尤其是針對0-3歲嬰幼兒家庭現有的公共支持措施。
2.要在該課題的理論框架體系的基礎上,加強與實踐的相互合作,切實開展實證研究工作,并及時做好總結分析。
邢歡博士的報告主題為《民國時期大學學術建制研究》,她先後就研究内容、方法、組織、分工、進度、經費分配、預期結果等方面作了講解。
專家組根據報告情況,經認真逐項評議後,形成如下意見:
1.課題選題具有較強的學術價值和現實價值。課題以民國時期大學學術建制的形成與演變為研究主題,通過對相關史料的挖掘和整理、分析,試圖勾勒民國時期大學學術建制形成與演變的過程,并通過對這一過程的分析,解釋學術建制演變的現象,形成學術建制理論。這有助于進一步理解我國大學的早期曆史,加深對現代大學及其制度的思考。同時,将有助于為當前建設中國特色現代大學制度提供一定的理論依據和路徑借鑒。
2.課題研究方案設計合理,方法得當,具有可操作性。課題基于大量一手史料,采用文獻分析法、比較研究法對民國全國大學的學術建制進行研究,并對部分有代表性的大學進行詳細的案例研究。在方法論上,課題采用行動者取向,重視個人在曆史事件中的作用。研究方案細緻,思路清晰,可行性較高。
3.課題人員分工、經費預算合理,進度規劃具體、可行。課題分工基于課題成員的研究特長和已有積累,較為合理。經費預算和研究進度的規劃符合課題研究内容的重點和難點,可以進入實質性研究階段。
為确保該課題研究工作的順利開展,專家組對課題研究提出如下建議:
1.史料是課題研究工作的基礎,建議進一步擴大史料的來源,盡可能挖掘相關史料,并做好史料的甄别。
2.研究重視個人在曆史事件中的作用,但在學術建制影響因素以及演變模型的建構中,應注意鑒别由個人以及其他原因帶來的偶然因素。
3.進一步細化研究範圍,精确界定核心概念。
與會專家及師生代表還就課題開展的其他方面進行了讨論,最後,與會專家與項目負責人合影留念,本次開題報告圓滿結束。
文字記者:邢歡 劉麗偉
攝影記者 網站編輯:張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