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學院融媒體中心訊(通訊員 刁儀菲) 2023年5月5日下午,2022級教育經濟與管理專業碩士研究生在田家炳教育書院502室舉辦2022-2023學年第一次讀書分享會,刁儀菲主持,謝慧昭、高子奇、刁儀菲三位同學進行分享。
謝慧昭結合亞當·斯密的《國富論》作分享,“在這本書中,我讀到了一個學者對世界的超強洞察力,對政治曆史的全面認識。我認為這本書是我們學習教育經濟學所必讀的書目。”全書共五篇,每篇又分成若幹章。五篇的内容分别是:論勞動生産力增進的原因并論勞動生産物自然而然地分配給各階級人民的順序;論資财的發行及其蓄積和用途;論不同國家中财富的不同發展;論政治經濟體系;論君主或國家的收入。全文令我印象最深的莫過于亞當·斯密在開篇就舉的那個“制針”的例子,他在書中的其他舉例,許多都是和生活緊密相連的比喻,就像一個經驗爐火純青的舞者輕盈而優雅地帶領我們這些門外漢直觀而立體地感受到舞蹈的美麗。隻是在這裡,變成了經濟學中的奧妙。
高子奇結合安妮特·拉魯的《不平等的童年》作分享,對該書的主要觀點進行了介紹,通過描述那些貧困家庭、工人階級家庭、中産階級家庭的孩子在學校和在家裡的生活,充分展示了不同社會分層的人們占有不回的資源和兩種不同的教育方式,資源的不均和不同的教育方式使孩子在生适中獲得的技能有所區别,這些區别對孩子未來獲得更高的社會地位機會産生巨大的影響。不同社會階層的人對孩子投入的時間精力不同、日常對待孩子的言傳身教不同,最終将影響到孩子未來能否獲得更高的社會地位。這意味着,那些孩子的成功,不僅取決于父母給他們的先天積累、他們自己的才能和努力,還包括父母對他們施加的後天影響。這本書的重點在于幫助我們去理解美國社會的不平等是如何通過家庭的教育邏輯從上一代傳遞給下一代。
刁儀菲結合羅伯特·K·默頓的《社會理論和社會結構》作分享,對該書的結構進行了梳理,全書分為四編,共二十章節,内容分别是論理論社會學、社會結構和文化結構研究、知識社會學與大衆傳播和科學社會研究。刁儀菲重點分享了第一編《論理論社會學》的科層結構與人格,科層組織的優點主要在于它的技術效率,因為它重視精确性、高速度、判斷力,以及最佳水平的投資收入比。而科層組織則徹底摒棄了個人化關系和非理性考慮,每時每刻都在對職員施加壓力,要求成員照章辦事和謹慎行事,在科層組織中存在着過度遵從的現象。就“從事科層組織工作是否會強化支配傾向?不同的人員招募體制是否挑選不同的人格類型?是否會造成把榮譽僅僅歸于核心集團的少數成員?在科層組織人員中是否有明顯的親疏關系之别?”提出了自己的思考。
圖文記者:刁儀菲
網站編輯:崔馨語
審讀人:張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