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學院融媒體中心訊(通訊員 趙歡 韓雪童)2023年11月25日17:30,由我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主辦的課程與教學研究熱點座談會在教育學院601學術報告廳舉行。北京師範大學郭華教授和山東師範大學徐繼存教授受邀參加,課程與教學研究所陳佑清教授、郭元祥教授、羅祖兵教授、毛齊明教授、羅儒國老師和伍遠嶽老師等老師參加,課程與教學論專業的全體碩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以及其它專業的部分研究生參加。座談會由陳佑清教授主持。
首先,陳佑清教授對郭華教授和徐繼存教授的莅臨表示熱烈歡迎,并對兩位專家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方向、學術貢獻進行了簡要介紹。而後,同學們就2022年教育部頒布的義務教育課程方案和各學科課程标準(簡稱“新課标”)中的“學業質量”“知識結構化”“大觀念教學”“跨學科主題教學”以及“如何學好課程與教學論專業”等問題向兩位教授提問。
郭華教授在回應中指出,一方面,本次頒布的“新課标”從課程評價層面,突出了“學業質量”。學業質量是考察學生在真實的複雜情境中解決結構不良問題時的處事能力,重在考察學生将知識吸收轉化為素養後的綜合能力表現,亦是對學生學習效果的檢驗。但是,教的質量并不能直接與學的效果劃等号,優秀的“教”一定是着眼并服務于學生的“學”,讓學生的學習真正發生,讓學生的發展真正落地。另一方面,本次頒布的“新課标”從課程組織層面,強調了“知識結構化”。“知識結構化”主要表現為“大概念”‘大觀念’“大單元”“跨學科主題教學”等。所謂“大”,并不是強求量的宏大而是側重質的核心,尋求學科中最核心、最基礎、最關鍵的原理,架構起學科的基本骨架,讓學生不再隻是學習散點狀的知識碎片,而是學習精華的知識框架,并由此觸類旁通、舉一反三。最後,郭教授指出研究生要親其師、才能信其道,隻有把“要我做”的外驅力轉變為“我要做”的内驅力,才能做出好的研究。
徐繼存教授就課程與教學論專業的學習為碩博研究生提出建議:做研究的前提是要對研究的學科、研究的領域和研究的問題充滿熱情,這就需要有“學科感”。“學科感”首先是指學科的曆史感,研究生要了解學科的發展曆史,知曉關鍵問題、代表人物及其核心觀念。第二,“學科感”還包括學科的現實感,研究生還需了解本學科現今關注的前沿熱點和現實問題,具備實踐感知力。第三,“學科感”亦包含學科的認識論,研究生要發現自己的研究興趣,并在感興趣的研究領域深耕細作,避免盲目從衆而喪失自己的學術追求。
郭元祥教授結合“深度教學”對 “大觀念教學”進行了回應:大觀念是指學科知識背後所承載的學科思想觀、學科世界觀和學科價值觀。由于好的觀念會治愈孩子的一生,壞的觀念則需要孩子的一生去治愈,因此教師的重要任務是指引學生透過現象看到本質,洞悉學科知識背後傳遞的思想觀念,建立起知識與人、知識與世界、知識與生活之間的關聯。
最後,陳佑清教授對兩位教授的分享與指導表示感謝,并希望同學們多與兩位專家互動,多向他們學習。20:30左右,座談會在同學們的熱烈掌聲中圓滿結束。同學們紛紛表示,此次座談會拉近了與專家的距離、開闊了視野、啟迪了思維,對專業學習非常有益。
圖片記者:趙歡
文字記者:韓雪童
網站編輯:趙梓名
審讀人:雷江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