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推荐最好的一个平台
當前位置 : 首頁 > 新聞動态 > 學院動态 > 正文
學院動态
教育學院“博導論壇”第五十三期 | 項賢明教授:教育學的解釋力和批判力
  • 來源:
  • 發表日期:2023-05-23
  • 閱讀次數:
  • 作者:華中師範大學德育所
  • 編輯:陳柯帆

2023年5月22日,教育學院于田家炳樓624教室成功舉辦了“博導論壇”系列講座第五十三期,由項賢明教授主講,主題為“教育學的解釋力和批判力”。講座由杜時忠教授主持,教育學院部分教師代表、碩博研究生、本科生參與。會場座無虛席,氣氛熱烈。


1C6CE


講座伊始,杜時忠教授向在座師生隆重介紹了項賢明教授。項賢明教授是教育部“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重點教材《教育學原理》首席專家、主編,民進中央教育委員會副主任,曾在國内外多所高校訪問、講學以及進行學術研究。


EB56


講座中,項賢明教授以學界對于教育學的污名與誤解作為導入,以風趣的形式提出了一個嚴肅的命題:提高教育學的地位應依靠教育學自身對于現實教育現象與觀念的解釋力與批判力。


首先,項賢明教授對教育學被污名化的原因進行分析。第一,其他社會科學在18世紀才開始興起,而在同一時期,教育學已經作為一門課程在大學教授,于是它便錯失了科學化的良機。第二,當時社會對教師有很大需求,因此教育學主要針對教師訓練,其内容也較為紛繁複雜,也正因此教育學被裹上了堅硬的“實踐教育學”的繭殼。


其次,項賢明教授針對教育學“科學發展”問題進行初步探讨。他擺明立場,認為實證研究不能拯救教育學,因為二者的研究對象不同。教育學的研究對象是具有主觀能動性的人,這區别于自然科學的研究對象。


接着,為證明教育學具有解釋力與批判力,項賢明教授以馬克思主義實踐哲學作為理論基礎,提出關于教育活動中主客體關系的解釋模型。該模型中有兩個教育主體,即參與到教育活動中的人。教育主體有着四重表現形态,即:個人、小型集團、大型集團和人類。教育主體之間的主體際交往關系需要借助客體中介,即工具性教育客體與對象性教育客體。工具性教育客體是指人在教育活動中使用的各種中介手段,譬如語言、教材、教具等。對象性教育客體是指我們在教育活動中要開發利用的人的發展資源,包括科學文化知識、道德、經驗等。


96DB


項賢明教授以多個教育實際現象為例解釋該模型如何解釋教育活動,如什麼是教育、大學為什麼需要教授、因材施教的教育學理論基礎、知識為何一進教室就成負擔等。以“什麼是教育”這一問題為例,假設教育主體A是教師,教育主體B是學生,學校課堂教學就是教師(教育主體A)用他的語言、在黑闆上寫的字、畫的圖、他的肢體動作等(工具性教育客體),把學生需要理解和掌握的知識(對象性教育客體),以他認為适合學生的方式表達。學生(教育主體B)則通過話、字、圖、體态語等(工具性教育客體)進行解釋,認識和理解科學文化知識(對象性教育客體),形成自身的能力、技能與素養。這一模型不僅反映了教育活動是一個雙向的過程,更反映出在教育活動中需要重視和研究學生。據此,項賢明教授指出,教育基本理念的緻命錯誤就是将教育視為一部分人改造一部分人的活動,這必然會導緻馬克思所說的“把社會分成兩部分,其中一部分高出于社會之上”。項賢明教授認為事實上,教育者應該隻是學生的幫助者。



除了解釋力與批判力,項賢明教授認為這二者的綜合還進一步形成了教育學對教育實踐的指導能力。他以“為什麼不能體罰”和“教師如何發展”為例,論證這一解釋模型對教師發展和教育管理的指導作用。例如,關于促進教師專業發展這一議題,從項賢明教授構建的菱形模型來看,教師(教育主體A)和學生(教育主體B)都是參與教育活動的主體,教師與學生同樣會在教育活動中獲得發展,因此教師應重視在教育教學實踐中,在與學生的交往關系中,深入了解學生并獲得專業發展。


在交流讨論環節,在場師生踴躍發表感想、提出疑問,針對“質性和量化研究方法的取舍”“人的自由發展與能力發展的矛盾”“應試教育”“教育學的學科邊界”等問題展開讨論,迸發閃亮的思維火花。


最後,杜時忠教授對本次學術交流活動做出總結。首先,他感謝項賢明教授的精彩報告,稱此次講座極具震撼力,能引發人深入思考。其次,他指出項賢明教授的理論核心觀點即教育學不能特殊化,學校并不是特殊的社會,而是社會的一部分。最後,他對項賢明教授的敬業精神表示敬佩,高度贊揚了項賢明教授的高超能力、豐富學識與高尚人品。



項賢明教授的語言風趣幽默,平白生動,卻又蘊藏着鞭辟入裡、發人深省的學術思想。盡管此次講座隻有短短一個半小時的時間,但相信學院師生定是收獲頗豐,期待與項賢明教授再度交流。




嘉賓介紹


項賢明


南京師範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教育理論與政策研究院院長,校學位評定委員會委員。現任教育部“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重點教材《教育學原理》首席專家、主編,澳大利亞學術期刊《Aussie Sino Studies》編委,民進中央教育委員會副主任,中國地方教育史志研究會副會長。曾擔任北京師範大學國際與比較教育研究所教授、所長,教育部社科重點基地北京師範大學比較教育研究中心主任,中國人民大學教育學院教授、學術委員會主席、學校學術委員會委員。曾在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德國柏林洪堡大學、英國巴斯大學、日本中央大學、美國芝加哥洛約拉大學、我國香港大學和台灣暨南國際大學訪問、講學和做學術研究。主要從事教育基本理論、教育政策、比較教育領域的研究。在《教育研究》等期刊發表論文百餘篇。出版《泛教育論——廣義教育學的初步探索》《比較教育學的文化邏輯》《教育學的邏輯》等著作。主持國家社會科學基金國家級重點項目2項、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重大攻關項目1項、教育部高校教學改革重大項目1項、主持教育部哲社規劃項目1項、教育部委托項目3項。曾獲“全國百篇優秀博士學位論文獎”(2000)、“國家圖書獎”(2001)等科研獎項。



圖文記者:李婧玮 劉潞

網站編輯:陳柯帆

(文章轉自微信公衆号“制度德育研究院”)

Copyright © 足球推荐最好的一个平台 - 足球下单软件 地址:武漢市珞喻路152号。電話: (027) 6786 8256 傳真: (027) 6786 5715 郵編:430079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