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學科概況
華中師範大學教育學科曆史悠久、學源綿長,百年薪火相傳,湧現出一大批德高望重、享有盛譽的學者名師,韋卓民、陳時、潘梓年、嚴士佳、楊東莼、王亞南、王道俊、楊葆焜、肖宗六、曠習模等知名學者或從教或求學于此。
近年來教育學科發展欣欣向榮,蒸蒸日上。2022年教育學科進入國家一流學科行列,第五輪學科評估再創佳績。立足百年學科發展深厚的曆史底蘊,對接國家重大戰略需求,華中師範大學教育學科秉持一體兩翼發展思路,着力打造四個平台,聚焦五大領域,以高質量成果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教育學科;開放發展,深度推進教育國際化,不斷擴大學科在世界範圍的影響力。
二、百年學院,實力不凡
足球推荐最好的一个平台前身可追溯到中華大學于1922年設立的教育哲學系及華中大學于1924年成立的教育學系。1952年,華中大學、中華大學、國立湖北教育學院、中原大學等院校教育系合并成立華中師範學院教育系,1985年更名為華中師範大學教育學系,1993年成立華中師範大學教育科學學院,2005年由原教育科學學院的教育系、教育科學研究所與教育部中南高師師資培訓中心、湖北省普通話培訓測試中心、華中師範大學課程研究中心和教育評估中心等單位組建足球推荐最好的一个平台。
學院現有教職工91人,專職教師74人,其中教授27人,副教授33人;68人擁有博士學位,占教師總數的92%以上。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獲得者4人,教育部首屆人文社會科學跨世紀人才培養計劃1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4人,楚天學子計劃4人;近幾年從美國、澳大利亞、丹麥、香港等國家和地區引進了10多位優秀博士和博士後,學院師資隊伍的國際化水平顯著提升。目前在校全日制本科生800餘人,碩士研究生800餘人,博士研究生300餘人。
學院設有三系五所三院,分别為教育學系、學前教育系、特殊教育系,課程與教學研究所、教育史與比較教育研究所、教育經濟與管理研究所、高等教育研究所、教師教育研究所,融合教育學院、早期教育學院、家庭教育學院。成立了習近平總書記教育重要論述研究、公共教育學、融合教育等3個教研室;基礎教育研究中心、學校德育研究中心、國家教育治理研究院等3個湖北省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課程研究中心、中小學發展研究中心、學前教育研究中心、陶行知國際研究中心、文化教育經典研究中心、中國生态文明教育研究中心、早期教育研究中心、中國教育管理研究中心、教育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中心等多個校級研究中心。擁有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室、特殊教育實驗室、融合教育實驗室、學前綜合藝術教育實驗室、早期教育實驗教學中心、資料室等教學科研場館。主辦《教育研究與實驗》和《教育與經濟》兩種全國中文教育類核心期刊。
三、華中師範大學教育學專業有哪些特色與優勢?
學院堅持“育人為本,求真務實”的辦院宗旨,秉承“傳道授業,明志笃行”的院訓,發揚“立德求真,和合創新”的學院精神,形成了從本科生到博士生完整的人才培養體系,擁有教育學一級學科博士點、碩士學位授權點和教育學博士後科研流動站,碩士和博士人才培養涵蓋了教育學所有二級學科。
教育學專業獲批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教育部财政部高等學校特色專業建設點、湖北省高等學校本科品牌專業,公共教育學課程被評為國家級精品課程,入選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
老一輩學者王道俊和郭文安先生在全國較早倡導和開展主體教育理論研究,取得了豐碩成果,帶領了一批中青年學人的成長。經過長期的建設與發展,教育學系形成了教育基本理論、教育哲學、德育原理等成熟的研究方向:
教育基本理論,聚焦于主體教育、自由教育、創造教育、知識教育、教育評價、學校變革等主題。學術帶頭人塗豔國教授,在教育基本理論研究領域有較大影響;教育哲學,聚焦于價值教育、精神教育、生态文明教育、教育學史等主題。學術帶頭人王坤慶教授,在教育哲學研究領域享有盛譽;德育原理,聚焦于制度德育、公民與道德教育、班主任專業化、教師專業倫理、少兒組織與思想教育等主題。學術帶頭人杜時忠教授,是全國知名的德育理論專家。
四、同學們将如何學習?人才如何培養?
教育學專業緻力于培養熱愛教育事業、具有教育信仰和教育情懷,具備紮實的教育理論基礎和跨學科知識、持續的教育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寬闊的國際視野和良好的信息素養,為研究生教育提供優質生源,為中小學校、教育科學研究機構和各級教育行政部門等培養從事教學、研究和管理的高素質專業化創新型人才。
學院為學生開設通識教育課程(必修課、核心課、選修課)、專業主幹課程和個性發展課程(專業學術型選修課、交叉複合型選修課),同時開設實踐教育課程(教育見習、教育實習、教育研習等)全方位,多角度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
【教育學主要課程】
教育概論、課程論、教學論、德育論、普通心理學、發展心理學、教育心理學、中國教育史、外國教育史、教育研究方法基礎、教育統計與測量、習近平總書記教育重要論述研究、教育哲學、教育社會學、教育經濟學、教育管理學、教育法學、比較教育學、量化研究方法、質性研究方法、高等教育學、學前教育原理、特殊兒童發展與學習等。
五、學習本專業有什麼要求?如何錄取?
教育學專業從以下方面對學生的學習提出了要求:
1.師德規範: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增進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思想認同、政治認同、理論認同和情感認同。貫徹黨的教育方針,以立德樹人為己任。
2.教育情懷:熱愛教育事業,具有職業理想、積極的情感、端正的态度、正确的價值觀。具有人文底蘊和科學精神,樹立人人成才觀念,尊重學生人格,培育學生自信心,富有愛心、責任心、事業心,做學生錘煉品格、學習知識、創新思維、奉獻祖國的引路人。
3.專業知識:系統地掌握本專業必需的基礎理論和基本知識,掌握本專業的基本技能和必要方法。了解本專業相關的跨學科知識。具有從事本專業實際工作和研究工作的初步能力。
4.實踐能力:積極參與教育教學改革與實踐,能夠發現、提出、分析和解決教育教學中的實際問題。
5.綜合育人:樹立育人為本的理念,掌握育人基本知識與技能,具有全程育人、全方位意識。了解學校文化和教育活動的育人内涵和方法。善于抓住教育契機,在教育教學實踐中将知識學習、能力發展與品德養成相結合。
6.自主學習:具有終身學習與專業發展意識。了解專業發展核心内容和發展階段路徑,能夠結合就業願景制訂自身學習和專業發展規劃。養成自主學習習慣,具有自我管理能力。
7.交流合作:理解學習共同體的作用,具有團隊協作精神,掌握溝通合作技能,積極開展小組互助和合作學習。
8.反思研究:運用批判性思維方法,養成從學生學習、課程教學、學科理解等不同角度反思分析問題的習慣。掌握教育實踐研究的方法和指導學生科研的技能,具有一定的創新意識和教育教學研究能力。
9.信息素養:掌握應用信息技術優化教育教學的方法技能,具有運用信息技術支持學習的初步經驗。
10.國際視野:具有全球意識和開放心态,了解國外基礎教育改革發展的趨勢和前沿動态。積極參與國際教育交流。學習、借鑒國際先進教育理念和經驗進行教育教學和研究。
六、學習本專業,未來發展方向和前景如何?
【教育學專業就業及升學前景】
本專業就業去向主要為中小學、教育科研單位、各類教育培訓機構和各級教育行政部門;部分畢業生在國内外知名大學和科研院所繼續深造,本專業畢業生保送和考取研究生的比率近五年一直保持在50%以上。
【優秀畢業生】
周嘉騰:2019級教育學專業本科生,獲得華中師範大學2022年“校長獎”榮譽,已保研至北京師範大學。躬身筆耕,緻力學術,主持/參與挑戰杯、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等10項科研項目,發表學術論文6篇,其中CSSCI/北大核心來源期刊2篇。曾任教育學院團委學生會學科部部長、教育學院辯論隊教練。獲得湖北省大學生社會調查報告大賽一等獎、湖北省第三十六屆“一二‧九”詩歌散文大賽一等獎等30餘項榮譽稱号。
經湛:中共預備黨員,2018級教育學1802班本科生,連續三年獲“校三好學生”,曾獲校學習積極分子、校學生活動積極分子、校優秀共青團員、校優秀共青團幹部等稱号,曾獲國家獎學金、博雅金桂獎學金等榮譽,已保研至浙江大學攻讀碩士研究生。多次參與科研項目,曾參加挑戰杯項目、院級科研項目等,獲得湖北省挑戰杯特等獎,發表CSSCI來源期刊文《後疫情時代的高等教育技術轉向:實踐反思與未來圖景——<2021地平線報告(教與學版)>要點分析》。
七、院長寄語
歡迎有志于中國教育事業發展、對教育有情懷、希望通過學習教育學專業獲得更多發展潛力的老師、同學進入我們美麗的教育學院。作為有百年積澱的教育學院,我們将用百年傳承曆史、深厚學術底蘊為每一位學生的學習和發展負責,這是我們的承諾,也是我們的本職所在!
(點擊查看原始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