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學院融媒體中心訊(通訊員 彭秦 宮慧娜 聶潔平) 11月26日,新時代特殊教育普惠發展研讨會在校舉行。來自北京師範大學、華東師範大學、北京聯合大學、西南大學等多所高校的專家學者,圍繞“強化特殊教育普惠發展,全面推進融合教育”主題,對特殊教育普惠發展的路徑、高質量特殊教育體系建設等議題進行了深入研讨。中國殘疾人聯合會副理事長程凱、教育部基礎教育司特殊教育處處長黃偉、湖北省殘疾人聯合會副理事長袁雪梅、我校黨委書記趙淩雲出席開幕式,開幕式由雷萬鵬院長主持。研讨會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舉行,萬餘人次參會交流。
趙淩雲書記在緻辭中指出,2022年,我校教育學進入國家一流學科建設行列,特殊教育專業獲評國家一流本科專業。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建設教育強國,是全體華師人的責任擔當。強化特殊教育普惠發展,應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勇擔特教使命,彙聚教育強國的合力;進一步整合育人資源,突出師範特色,挖掘人才培養的潛力;進一步聚焦熱點難點,強化問題導向,提升精準服務的效力。學校将依托一流學科建設,與全國特殊教育同仁攜手共進,聚焦特殊教育關鍵領域和重點任務,辦好人民滿意的特殊教育。
袁雪梅副理事長表示,本次會議對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促進高質量融合教育發展,助力社會與文明發展發揮着重要作用。特殊教育事業任重業艱,湖北省殘聯将進一步加大對華中師範大學融合教育學院的支持力度,加強與華中師範大學的合作和協同,共同緻力于維護殘疾人的教育公平與正義,緻力于提高特殊兒童的生存和生活能力,增進民生福祉,提高殘疾人生活品質,助力殘疾人成為社會與文明的同行者。
黃偉處長談到,黨的二十大提出“強化特殊教育普惠發展”,進一步明确了我國特殊教育發展方向,也對我國特殊教育發展提出了更高要求:提升普及水平,着力保障特殊學生有學上,為特殊教育普惠發展奠定根本基礎;大力提高保障舉措,着力支撐特殊學生上得起學,為特殊教育普惠發展提供基本支撐;全面提高特殊教育質量,着力促進特殊學生上得好學,實現特殊教育普惠發展的核心目标;加強特殊教育教師隊伍建設,着力建設特殊教育普惠發展的第一資源。高校是推進特殊教育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希望能夠将特殊教育普惠政策的實施對象、方式方法、效果評價等形成具體方案,為中國式特殊教育現代化扛起責任、整合資源、貢獻智慧。
程凱副理事長指出,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強化特殊教育普惠發展”“完善殘疾人社會保障制度和關愛服務體系,促進殘疾人事業全面發展”等明确要求,深刻闡釋了特殊教育應有的普惠性質,确立了政府應強化特殊教育普惠發展的主體責任,為新征程中我國特殊教育普惠發展指明了方向。近期,中殘聯制定印發了《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關于殘疾人事業重要部署的實施方案》,其中就“強化特殊教育普惠發展”提出明确要求。強化特殊教育普惠發展,強師是根本。華中師範大學與湖北省殘聯合作共建融合教育學院,并設立全國第一個融合教育本科專業,這是殘疾人教育發展的一個重大的實踐創新,開辟了我國殘疾人教育的新領域。期待華中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系和融合教育學院更快更好地發展,持續推動特殊教育學科發展,為殘疾人接受高質量教育做出更大貢獻。
開幕式後,中國高等教育學會特殊教育研究分會理事長、北京師範大學顧定倩教授、北京師範大學賀荟中教授,華東師範大學昝飛教授、北京聯合大學劉全禮教授、華東師範大學鄧猛教授、西南大學趙斌教授以及我院雷江華教授等專家圍繞本次研讨會主題依次作主旨報告。
顧定倩教授圍繞“對強化特殊教育普惠發展中若幹關系的思考”作主旨報告,顧教授指出:普惠是“辦好特殊教育”的工作方針,也是“辦好”的實現程度與階段性目标,并據此深刻闡釋了強化特殊教育普惠發展中的若幹對關系。顧教授強調,需繼續擴大特殊教育數量和提升特殊教育質量,繼續破解特殊教育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堅持完善普通學校和特殊教育學校“責任共擔、資源共享、相互支撐”的特殊教育體系,将特教的普惠政策與殘疾人普惠政策相銜接,加大專項投入,堅持特教特辦,創新應用型與研究型人才的培養模式。特殊教育研究者應運用辯證唯物主義的觀點、方法,從理論自信、制度自信、道路自信、文化自信的角度,對新時代中國特殊教育進行深入研究和闡釋,形成中國的話語體系,向世界、特别是發展中國家,介紹中國經驗、中國智慧!
賀荟中教授圍繞“新時代背景下特殊教育普惠發展内涵、路徑與目标”進行報告,從新時代背景下特殊教育普惠發展的内涵、路徑與目标出發指出,特殊教育是一個多方面的、廣泛的、高質量的服務系統,特殊教育普惠發展在橫向上應惠及每一個有特殊需要的人,在縱向上應貫穿學前—義務—高中—高等教育全學段。未來首先要健全特殊教育體系,明晰特殊教育發展制約因素,精準施策,分類推進,促進城鄉特殊教育事業平衡發展,保證各地各類特殊需要群體“有學上”。以此為基礎,推動特殊教育的高質量發展、信息化發展,完善特殊教育保障機制,尤其是加強高質量特殊教育教師隊伍建設,完善課程教材體系等,讓每一個有特殊需要的兒童青少年青年能夠接受高質量的教育,實現“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目标。
昝飛教授圍繞“特殊教育專業人才的高質量培養”發言,她指出特殊教育人才的高質量培養,是強化特殊教育普惠發展的重要保障,是實現特殊教育辦學質量真正提升的根本,是全面實現特殊教育高質量發展的關鍵。為促進特殊教育專業人才的高質量培養,高校應以《特殊教育教師專業标準》《特殊教育專業認證标準》《特殊教育專業師範生教師職業能力标準》為首要依據,确定特殊教育專業本科人才培養方案,加強對師範生師德規範、教育情懷的培養,使其全面應對特殊教育的多樣性、複雜性與發展性。昝教授分享了華東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專業人才培養的實踐經驗,并表示華東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專業将堅持全員、全方位、全過程培養高質量的特殊教育專業人才,落實二十大關于強化特殊教育普惠發展精神中特殊教育教師培養單位的責任!
劉全禮教授的報告主題為“特殊教育普惠發展的應然路徑”。劉教授指出,新時代特殊教育普惠發展的應然路徑在于以下三個方面。第一,紮根“文化”底色的健康發展,這是特殊教育普惠發展最重要的土壤。第二,健全有力良法的保證,這确立了特殊教育普惠發展成功的共享規則。第三,保證基本公平正義的實現,這為特殊教育普惠發展奠定了重要基礎。最後,劉全禮教授總結強調,特殊教育普惠發展歸根到底是每一個特教人的使命,需要每一個特教人的傾力付出!
鄧猛教授的報告主題為“特殊學校教師專業化發展”,強調校長是一所學校的靈魂和旗幟,一位好校長就是一所好學校。基于中外特殊教育學校校長專業化發展的曆史經驗與現實困境,鄧教授強調,新時代特殊教育學校校長專業化結構具有以下三點特征:一是工作範圍廣泛,跨越專業實踐、行政管理社會活動三個基本維度;二是專業角色多重,身兼情懷的理想主義者、積極的人道主義者、科學的特殊教育管理者、活躍的社會活動者、精細的特殊教育專業踐行者、融合教育推動者等多元角色;三是領導力類型多樣,擁有道德領導力、價值領導力、課程與教學領導力、信息化領導力、融合領導力、社會倡導力等學校管理能力與特殊教育專業素養。未來在此基礎上,還需不斷創新與突破,加強特殊教育學校校長專業化建設,堅持教育者辦學,助力新時代特殊教育普惠發展!
趙斌教授作了題為“落實特殊兒童多元教育安置模式,全面推進融合教育”的報告,指出特殊兒童多元教育安置模式體現了從空間—活動—教學—心理融合遞進式安置,涉及醫院或養護機構、家庭輔導、特殊教育學校住宿與走讀、全天特殊班級、特殊班加部分時間普通班、普通班加資源教師、普通班加巡回輔導、普通班加教育助手,普通班加很少的特殊教育服務、教學融合等多種形式。全面落實多元教育安置,全面推進融合教育,必須消除“融合教育主要是随班就讀、特殊班”的誤解,深化特殊教育學校依然是我國特殊兒童多元教育安置的重要形式之一的基礎認識,降低送教上門的比例。特教學校尤其要做好轉型和職能提升,堅決落實各學段特殊兒童的多元教育安置,促進和鞏固特教普惠發展!
雷江華教授作了題為“融合教育的師資培養:實踐經驗與理論思考”的報告,從課程教學、實習項目、任職資格三方面總結了國際上融合教育師資培養的經驗,并從課程滲透、實踐養成、專業建設維度進一步闡釋了國内探索實踐路徑與成果。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提出有關國家标準引領的師資培養、資格認證導向的師資培養、一流學科建設的師資培養,以及滿足實踐需求的師資培養等理論思考。雷教授表示,融合教育是所有人的事業,未來應力促每個人都學習一定融合教育知識,實現特融普合、社會融合。
本次研讨會由華中師範大學主辦,足球推荐最好的一个平台承辦,湖北省教育學會特殊教育專業委員會協辦。大會設有“特殊教育發展研究”“特殊兒童教育康複研究”“特殊教育教學研究”“融合教育教學研究”四個分論壇,對新時代特殊教育普惠發展路徑的探讨具有前瞻性和開拓性,問題導向性突出,發揮了強有力的議題引領作用,對特殊教育内涵式發展的深化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價值,有助于為深入推進特殊教育改革與發展,建立健全高質量特殊教育體系,為實現中國式教育現代化提供智力支撐與保障。
圖文編輯:彭秦 宮慧娜 聶潔平
網站編輯:趙梓名
審讀人:雷江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