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推荐最好的一个平台
當前位置 : 首頁 > 新聞動态 > 學院動态 > 正文
學院動态
《中國青年報》報道我院“華教學堂”公益助學工作:在“雲端”播撒知識與愛
  • 來源:中國青年報
  • 發表日期:2022-11-07
  • 閱讀次數:
  • 作者:藍曉宇 朱可芯
  • 編輯:王海榕


“老師,我要準備5個氧氣瓶去迎接你,帶你爬雪山,看布達拉宮!”相距3000多公裡,15歲的卓嘎姆在屏幕前對志願者慕婷婷許下了諾言。

2020年8月,慕婷婷和卓嘎姆通過“華教學堂”成為“雲端”師生。在之後的一年裡,卓嘎姆的學習興趣不斷提升,英語成績提高了45分,并考上西藏自治區山南市最好的高中。她與慕婷婷約定,繼續努力争取考到武漢上大學,和老師一起看櫻花。

慕婷婷所在的“華教學堂”,是一支以足球推荐最好的一个平台研究生為主體的線上助學團隊。兩年多來,他們為偏遠民族地區的孩子們提供學業幫扶、藝術啟蒙、特殊教育等志願服務,幫助孩子們突破地域限制獲得“不一樣的教育”,不斷探索完善偏遠民族地區線上公益助學模式,在“雲端”播撒知識與愛。


如何讓助學愛心延續

“華教學堂”成立于2020年1月25日,那時武漢正處于新冠肺炎疫情的“至暗時刻”。在此期間,華中師大教育學院數百名研究生黨員迅速在網絡集結,團隊在3個月裡為湖北省内外近200名醫護工作者子女提供在線學業和心理輔導,解除了一線醫務工作者的後顧之憂。

随着疫情緩解,讓“線上助學”繼續發揮作用、将愛心延續,成為“華教學堂”轉型的方向。2020年5月,在學院的支持下,團隊将目光投向距離武漢3000多公裡外的西藏,以期助力偏遠地區教育發展。

經過教育學院與湖北省援藏辦積極協調,再加上大量的前期調研,“華教學堂”最終确定對接西藏山南市東輝中學,開展線上支教。

在進藏調研時,學堂調研組部分成員出現了較嚴重的高原反應。線上支教時,“華教學堂”也面臨不小的挑戰:幾乎沒有經驗可供參考、難以獲得家長反饋、技術條件無法支持學生上課……面對重重考驗,學堂指導老師許家瑞鼓勵大家:“邊走邊看,做了再說。”

線上教學模式雖突破地域的限制,但常會出現學生無法持續保持興趣、專注度不夠等問題。在長期實踐中,志願者漸漸摸索出了一些提升學生注意力的小竅門。志願者肖瓊瓊會與學生同看一部電影,在讨論中引發其對人生觀的思考;丁雪豔對比多種授課軟件後發現,其中一款App具有“将粉筆交給對方”的功能(即讓學生在屏幕上“闆書”),“這大大提升了學生的興趣,能夠讓他們參與到課堂中來。”

孩子們周一到周五需要住校,隻有周末才能回家用家人的手機上課,每周志願者都需要擠出時間提前備課。為了保證授課效果,建立家校協同育人機制,“華教學堂”為每名學生定制“一生一冊”個性化檔案,記錄學生基本信息、助學情況、志願者助學心得、課程計劃、家長反饋等内容,做到課程記錄可追蹤、課程效果可檢測。

同時,學堂設定了聽課制度,志願者之間互相聽課,檢測課程質量。“這種模式方便志願者相互學習,提升教學技能,進而整體提升線上助學質量和效果。”許家瑞介紹。


做好屏幕前“遠方的老師”

走進邱麗的線上英語課堂,悠揚的背景音樂緩緩響起,邱麗用中英文結合的方式帶着學生小艾(化名)一起認識英文單詞“family”,“家不僅是一座房子,而且是充滿愛的地方”。

擔任“華教學堂”志願者一年來,邱麗一直在探索如何在教學中打破學科界限,在有限範圍内帶學生去領略廣闊的世界。“教學絕不僅僅是教授知識,我希望學生能通過我了解更多課堂以外的知識和世界。”

通過認識“help”來了解更多需要幫助的孩子;通過認識“chicken”和學生互動了解快餐食品的有趣知識;通過學習“food”帶領學生探尋部分貧困兒童肚皮較大的背後成因……在邱麗的英語課堂中,英語不再是乏味的單詞與字母,更是一副“瞭望世界的望遠鏡”。

相隔千裡,如何打破與孩子們之間的隔閡,成為很多志願者面臨的難題。志願者王曉雲回憶,學生曲尼白姆總會積極地在微信上與老師交流自己的學習情況,及時發送成績單,但上課時一直不好意思開攝像頭,即使是不小心碰到視頻開關,也會立即關掉。直到接觸一年後,學堂調研組來到曲尼白姆家中走訪看望,并與王曉雲視頻連線,二人才第一次在線上“見面”。

全國教書育人楷模、“最美援藏教師”馬丹作為“華教學堂”特聘指導老師,對學堂的支部建設、志願者培訓、研課磨課、助學回訪等工作進行全面指導。馬丹觀察到,經過一年多的一對一線上課堂學習,曲尼白姆漸漸有了變化,“這種變化不僅僅體現在學習成績上,還體現在性格的改變上。以前她很腼腆,慢慢地,她也變得開朗起來。”

馬丹認為,線上教學絕不隻是學科知識的傳遞,思想的互動更為重要。志願者呂宏娟一度苦惱于難以與學生旦增阿旺順暢溝通,在與馬丹交流後,呂宏娟嘗試課前與學生“聊10分鐘天”,了解他的生活近況,并在課堂上播放電影《長津湖》片段。聊到抗美援朝,阿旺突然興奮起來,告訴老師自己想要參軍的夢想。

在支教志願筆記中,教育學院2020級研究生周湘玲寫道:“我必須擔負起自己作為志願教師的責任,全力以赴地成就他。”經過暑假的面試、試講培訓後,她開始對學生平措桑珠進行為期26天的“英語集訓”。

周湘玲觀察發現,對不少西藏的孩子而言,比起對知識的學習,他們更需要通過訓練獲得持續發展的動能。

于是,在之後的教學中,周湘玲轉變思路,嘗試擺脫教師的主導角色,把更多的權利和時間交給平措桑珠,引導他主動開口說英語、提出問題,并嘗試解決問題。有時,周湘玲為了考驗他,會故意質疑他的答案,一開始他常常搖擺不定。但在一次又一次的訓練與反饋中,平措桑珠逐漸擺脫對英語的恐懼,“他現在不會猶豫,也不會懷疑自己,會很堅定地告訴我他的想法。我能明顯感覺到他越來越自信,這可能是他最大的變化和進步。”


“藝術”與“融合”的探索

随着助學模式日漸成熟,“華教學堂”的助學範圍也不斷擴大。2021年10月,學堂調研組前往廣西,來到百色市田陽縣那坡鎮寶美小學調研。

這是一所非完全小學,壯族學生居多。學校到鎮上沒有通車,交通不便。學校的5位老師負責77名一至四年級學生的全部課程。教學樓裡設有音樂教室與舞蹈教室,但由于教師精力有限,體育器材、電子鋼琴等基本閑置。

調研組還發現,因為缺少特殊教育教師,當地一名智力發育遲緩的學生星星(化名)隻能在普通班級就讀,難以獲得針對性的引導。

基于此,“華教學堂”招募了一批具有音樂、美術以及特殊教育專業背景的志願者,嘗試為寶美小學開設藝術課與融合課(針對特殊兒童的課程)。

藝術課采取線上一對多的授課模式,進行雙機位視頻直播教學。每節藝術課由一位主講教師與一位助教配合完成,主講教師負責講授、演示,助教負責拍攝、記錄,并及時與當地教師溝通,以确保學生都可以看見直播,跟上進度。面對屏幕中的老師,孩子們非常熱情,部分調皮的孩子會時不時蹦出幾句壯語,表示對老師的親昵。

目前,“華教學堂”已為寶美小學學生開設“同畫一幅畫”“同唱一首歌”等課程,教授簡筆畫、剪紙、書法、音樂。課程結束之時,學堂舉辦優秀作品展覽,為孩子們提供自我展示的平台。新年前夕,志願者在學堂特色活動“線上春晚”中,與西藏師生們雲端聯歡,共度農曆、藏曆春節。

“線上藝術課内容非常豐富,也拓寬了孩子們的視野。”寶美小學當地一名支教老師介紹,孩子們還會把課上學到的手工或歌曲帶到課下,教給自己的弟弟妹妹。

融合課則由具有特殊教育專業背景的志願者負責,其目的是用專業的理念與手法,為有特殊需要的孩子提供一對一個性化學科教學、心理輔導,為他們查缺補漏,從而更好地融入班級。

王若是融合教育組的志願者之一。一開始,王若對星星提問時,星星常常需要反應好一會兒,同時用手指對着屏幕前的老師比劃;王若也會同樣伸出雙手,與星星一同算數。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星星的反應速度有了很大提升,對王若的态度也從初次上課時的腼腆,變成積極找老師上課。

“藝術啟智增慧,可以讓孩子們靜下心來發現世界的美好,在合作中學會溝通,增進交流;而融合課恰好回應了部分特殊兒童的需求。我們希望将藝術課與融合課開到更遠的地方。”學堂學生負責人劉梓煜說。


生命中多了一份牽挂

一年的教學陪伴,讓志願者丁雪豔更加笃定今後成為一名教師的決心。這名從小生活在西部偏遠地區的瑤族女孩,看到學生就想起了兒時的自己。“是我的學生将我領進了‘從教之門’,也讓我第一次體會到,原來當老師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

志願者慕婷婷則多了一份牽挂。閑暇時,她與卓嘎姆講述自己在武漢的故事,卓嘎姆也分享着家鄉的生活。相識兩年,從未線下相見,她希望未來有一天可以與卓嘎姆見面,共赴櫻花之約。

今年去西藏調研時,學堂志願者代表為東輝中學的孩子帶來一節互動課堂。在才藝展示環節,幾名學生組團跳起了民族舞。劉梓煜拿出口琴為他們伴奏,學生們一邊拍手,一邊随着旋律放聲高歌:“歌唱我們親愛的祖國,從今走向繁榮富強。”

王若正讀研三,即将畢業。她打算将星星交給下一名特殊教育專業的志願者,開啟一場愛心助學接力。

截至目前,“華教學堂”共有542名研究生志願者傳承接力,累計幫扶592名學生,提供課時5000餘節,将愛心播撒到西藏、新疆、廣西、甘肅、甯夏、河南、内蒙古、山西等地。

“未來,‘華教學堂’将充分發揮教育學一流學科優勢,緻力于用‘互聯網+教育’助力偏遠和民族地區的教育發展,着力打造具有師範特色的公益助學品牌。”華中師大教育學院黨委副書記蘇春豔介紹,學院還在“華教學堂”專門成立了黨支部,數十名學生黨員引領凝聚志願者們在“雲端”播撒知識與愛。

不久前,志願者周湘玲收到了學生平措桑珠的喜訊:他考上了湖南第一師範學院城南書院。目前,平措桑珠以另一種身份回到了“華教學堂”——他成為學堂的志願者後備力量,眼下正為增進民族文化交流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平措桑珠立志做一名人民教師,反哺家鄉。(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來源:http://zqb.cyol.com/html/2022-11/07/nw.D110000zgqnb_20221107_1-06.htm


Copyright © 足球推荐最好的一个平台 - 足球下单软件 地址:武漢市珞喻路152号。電話: (027) 6786 8256 傳真: (027) 6786 5715 郵編:430079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