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牛素華 編輯:吳佳妮)2019年4月18日12:30,教育學院第三十五期學術午餐會在田家炳624會議室舉行。本期學術午餐會的主講人為教育學院青年教師劉麗偉博士,她做了題為《生态學視角下家長參與幼小銜接的中澳比較》的學術報告。本次學術交流活動由教育學院“雙帶頭人”教師黨支部書記工作室成員王任梅老師主持,教育學院部分教師與碩士研究生參加了本次活動。
劉麗偉博士此次報告的主要内容選自其博士學位的畢業論文,本次報告劉麗偉博士針對中澳背景、理論框架、研究設計、研究發展與讨論、研究反思等方面進行詳盡的闡述。在報告中,劉麗偉博士針對中澳背景差異、中澳家長參與幼小銜接的積極性的差異方面作了具體的原因分析,并針對家長的不同做法提供了例證,以幫助參會人員更好地理解;在介紹研究結果時,劉麗偉博士具體地解釋了中澳家長對于幼小銜接的看法、實踐及其影響因素,并結合布朗芬布倫納的生物生态學理論和PPCT模型構建家長參與幼小銜接的生物生态學模型。最後,劉麗偉博士也對自己研究中的局限與反思來一一闡述,并從理論、研究方法和實踐三個方面闡述了研究的貢獻和價值。
接下來,與會教師圍繞報告主題展開了激烈的讨論與交流。徐添喜老師結合自身實際發表了對于布朗芬布倫納生态學理論的看法。張添翼老師就報告中提到的PPCT模型與劉麗偉博士進行讨論。邢歡老師指出在幼小銜接裡一直讨論的都是家長、社會、學校等,卻忽視了孩子在裡面扮演的角色。程三銀老師就研究的過程、研究工具和樣本取樣提出了疑問,對樣本的局限性進行了讨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