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華中教 編輯:孫丹)2018年5月10日,《光明日報》第15版“理論·智庫”罕見地以專版形式刊登《讓鄉村教師“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這是華中師範大學教育智庫與教育治理研究評價中心團隊的成果又一次被《光明日報》刊載。近幾年,《光明日報》頻頻刊登該研究團隊的成果,在全國範圍内産生了重要而積極的影響。《光明日報》是中共中央機關報之一,是由中宣部直接領導的大型、全國性的官方新聞媒體之一。教育智庫與教育治理研究評價中心團隊究竟有什麼魔力?為何其研究成果會屢次受到《光明日報》的青睐?
教育智庫與教育治理研究評價中心團隊始終關注并研究中國教育領域的熱點、難點問題,展現出強烈的時代意識與社會關懷。最新成果《讓鄉村教師“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由研究團隊的周洪宇、付衛東、付義朝、曾新共同完成,是對《鄉村教師支持計劃(2015-2020)》在中西部6省12縣(區)120餘所農村中小學實施情況的調研,該文肯定了計劃取得的成效,中肯地指出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切實可行的對策建議。該計劃在一定範圍内取得了初步成效,如建立鄉村教師培養與補充的長效機制,實行差異化生活補助和教師周轉房等措施,職稱評定和教師培訓向鄉村學校傾斜,實施鄉村教師榮譽制度等。同時,該計劃實施過程中仍存在一些亟需解決的問題,建議加大宣傳力度、建立“以省為主”的鄉村教師工資待遇保障機制、嚴格鄉村教師補充和退出機制、完善鄉村教師編制管理制度等。目前,鄉村教師支持計劃調研已經取得一系列研究成果,包括3篇國家領導人批示,《光明日報》等三大報紙刊載專版文章,《華中師範大學學報》等期刊發表4篇學術論文,并入選《光明日報》與南京大學合設的2017CTTI來源智庫八大精品成果之一,最近研究團隊成員還受到教育部教師工作司邀請面談。
教育智庫與教育治理評價中心團隊成果豐碩且多樣化。近年來,在足球推荐最好的一个平台教授、長江教育研究院院長、教育智庫與教育治理研究評價中心主任周洪宇的牽頭、主持與引領下,形成了一支以華中師大申國昌、付衛東、付義朝、劉來兵、王建梁、王帥、戴偉芬、陶力、肖登輝、付睿、鄧淩雁、黃亞棟等,以及劉國衛、張建林、張炜、黃豔、劉大偉、操太聖、陳光春、于洋、方皛、郭偉等校外專家學者為核心成員的教育智庫與教育治理研究評價中心團隊。該團隊是一支方向明确、目标清晰、研究有素、成果疊出、頗具影響的研究團隊,擁有遍及全國東、西、南、北、中的強大合作聯盟。該團隊針對國家教育領域重大戰略性問題,如教育智庫建設、教育治理、鄉村教師隊伍建設、中國教育指數等進行了持續系統深入的研究,并取得了一系列有份量的研究成果,形成的研究專報多次得到國家領導人的批示,研究成果在《教育研究》《全球教育展望》《中國高等教育》《國家教育行政學院學報》《華中師範大學學報》等期刊發表,相關成果得到衆多主流媒體的報道轉載。
教育智庫與教育治理研究評價中心團隊注重挖掘團隊成員的特長,形成團隊合作的凝聚力和戰鬥力。周洪宇教授是長期緻力于研究教育領域重大戰略性問題、建設教育智庫的專家,積累了豐富的理論與實踐經驗。他2006年主導成立的長江教育研究院,經過十多年的建設,目前已成為全國知名智庫,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社會科學評價研究院、南京大學中國智庫研究與評價中心等機構的發布的智庫研究報告,長江教育研究院均入選核心智庫名單。随着影響力的日益擴大,光明日報多次刊登團隊周洪宇、付衛東等關于智庫建設的觀點及建議。團隊成員也形成了自己的研究特色,如付衛東、付義朝擅長農村教育問題調查研究,申國昌、劉來兵專于教育政策、教育治理研究,王建梁、戴偉芬等長于國外教育智庫及政策研究,張炜、黃豔等緻力于中國教育指數的研制,劉大偉、操太聖等側重于教育智庫評價指标體系研究,陳光春重點研究學期教育政策,付睿則側重于教育智庫、全球教育治理研究,等等。
教育智庫與教育治理研究評價中心團隊注重為國家及相關政府部門決策提供切實可行的方案。《光明日報》2017年03月14日 05版“兩會特刊”登載《中國特色新型智:為實現民族複興凝智聚力》,文中周洪宇教授提出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建設已邁入新階段,智庫應為深化改革提出務實管用的對策建議,多措并舉推進智庫出成果。2017年3月21日,光明日報《智庫》周刊刊登周洪宇教授關于推進中國教育智庫“五個轉型”的觀點,包括研究人員、研究内容、研究技術、成果應用、科研組織形式的轉型。2017年 5月4日,新華社受權發布《關于社會智庫健康發展的若幹意見》,第二天,光明日報即邀請周洪宇教授與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劉元春、中國與全球化智庫主任王輝耀 一起讨論如何落實文件精神,實現社會智庫健康發展發表觀點。周洪宇在對話中提出當前社會智庫存在的問題,并根據長研院的實踐經驗,提出了社會智庫如何确定自身的定位與角色,怎樣實現應有的價值追求與社會擔當。他認為有理想、有品格、有作為、有影響的社會智庫,應以“全球視野、中國立場、專業能力、實踐導向”為追求,以“民間立場、建設态度、專業精神”為原則,努力“與時代同行,為改革貢獻”。他以長江教育研究院為例,指出其定位于“教育政策研究智庫、教育産品研發基地、教育咨詢評估中心”,每年3月初在北京舉辦“北京·長江教育論壇”,發布年度《中國教育政策建議書》、年度中國教育指數、年度十大教育關鍵詞、年度《中國教育黃皮書》等,2016年組織編寫出版《教育智庫與教育治理研究叢書》(共14冊),對國内重大教育政策決策産生了積極影響,多份教育政策建議得到領導批示。這說明,隻要堅持導向,重機制創新,建自有品牌,走特色道路,就有望實現應有的價值追求與社會擔當。他還提出共同打造具有“五化”特點的中國新型社會智庫體系,包括社會化、專業化、信息化、服務化、國際化。
2015年4月至2016年12月期間,以周洪宇、付衛東、付義朝為核心的研究團隊對廣東、湖南、湖北、江西、貴州、廣西、江蘇和上海等8個省(區、市)112家教育智庫(教育政策研究機構,包括高校教育學院、教育科學研究院、教育評估院、民間教育智庫等)進行了問卷調查和結構性訪談,對當前我國教育智庫建設取得的進展和存在的問題進行了總結梳理。2017年8月17日,《光明日報》刊登了教育智庫與教育治理研究評價中心團隊的成果《從“穩基礎”向“強實力”跨越轉變——基于全國8省(區、市)112家教育智庫的調查》,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
此外,研究團隊還着力打造合作聯盟。近些年,教育智庫與教育治理研究評價中心團隊與多所高校、研究機構、公司合作,如中國教育智庫聯盟、天津科技大學、廣州大學、江蘇省教育現代化研究院、江蘇大學教育學院、雲南師範大學高等教育與區域發展研究院、、武漢工商學院、清華平方創想教育科技公司、一讀EDU等,先後聯合成立了北方教育智庫、南方教育智庫、華東教育智庫、西南教育智庫,充分整合不同合作夥伴的專長與區域優勢,形成了一個輻射全國的研究聯盟,能在短時間内迅速組織開展全國性、大規模的理論及實證研究。
順時而動,依勢而為。教育智庫與教育治理研究評價中心團隊始終站在社會發展及變革的最前沿,保持強烈的時代意識和現實關懷,與國家同呼吸、共命運,秉持積極有為的價值取向,采用科學的研究方法,注重發揮研究團隊成員的特長及自主性,因而,其研究成果能被社會廣泛認可,最終為促進國家進步做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