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推荐最好的一个平台
當前位置 : 首頁 > 疫情防控 > 防控動态 > 正文
防控動态
【疫後教育變革】杜時忠:培育公共理性 促進中國人的現代化
  • 來源:教育學院融媒體中心
  • 發表日期:2020-07-10
  • 閱讀次數:
  • 作者:杜時忠
  • 編輯:胡楊平

2020開年伊始,新冠肺炎病毒暴虐武漢,席卷荊楚,波及全國。在防治和抗擊病毒的過程中,我們體會到了社會主義制度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優越性,看到了黨和政府非凡的組織動員能力。将個人生死置之度外的醫護人員、警察戰士、基層幹部和志願者們,他們散發着人性光輝的英雄事迹動天地、泣鬼神,标示着中華民族的靈魂高度和精神品質。然而,疫情期間發生的惡性事件令人深思,我們不得不反思一些嚴肅的問題:中國人的現代化進程究竟如何?這次疫情提出了哪些重要的教育議題?為了推進中國人的現代化,教育何為?


一、現代化是世界性的文明轉型,中國人的現代化尚未完成

盡管現代化褪去了玫瑰色的光環,存在着“陷阱”(中等收入陷阱等);盡管現代化過程中出現了諸多問題,有的還比較嚴重;但是,現代化本質上是人類世界性的文明轉型,即從農業文明向工業文明、後工業文明的轉型。現代化的社會有如下特征:第一,建立在發達的社會生産力基礎之上的現代經濟基礎;第二,社會治理制度化、法治化,從而區别于人治化的農業社會;第三,高度的城市化,城市成為财富、權力、知識、人才主要的聚集地;第四,社會的主體價值取向是公平正義和以人為本,區别于傳統社會的等級特權取向;第五,國家與國家之間、地區與地區之間、民族與民族之間的交換、交流與交往愈益頻繁,開放與合作代替了傳統社會的封閉與對抗;第六,知識日益占據突出的位置,科學化、理性化以及教育普及成為主流趨勢。

不管有人對傳統文化、傳統社會抱有什麼樣的浪漫幻想,現代文化、現代社會毫無疑問是對傳統社會、傳統文化的全面超越,現代化具有遠遠高于傳統文明的諸多特征,從而成為人類文明發展的必由之路,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都在自覺或不自覺地經曆某種現代化過程,都在直接或間接地把實現現代化作為一種發展目标。擁有五千年文明史的中國,自然不能“流浪”于世界大潮之外。實現現代化是我們的國家目标,是中華複興的必由之路。當然,中國的現代化有自己的特點。經過一個多世紀的艱辛努力,特别是改革開放四十年的高速發展,2020年我國全面建成了小康社會,基本實現了第一階段現代化;但是,實現現代化的總任務并沒有完成,還要分兩步走到本世紀中葉才能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這種現代化建設的未完成時,意味着在人的全面發展、實現人的現代化方面,存在着諸多不足。此次重大疫情期間發生的地域歧視、跟風搶購、侵犯他人隐私等問題,也證實了中國人的現代化遠未完成。


二、當代中國人的現代化集中體現為社會主義合格公民

對人的現代化可以作多樣的理解。如果與傳統農業社會的傳統人相比較,現代人是具有主體性、理性精神和人權觀念等現代性品質的人。如果從人的本質即人的自然性、社會性和精神性來考查,人的現代化則是指人的生産生活方式的現代化、社會關系的現代化和思想觀念的現代化。如果考慮人的現代化的實現條件,那麼可以肯定地說,人的現代化與國家社會的現代化相互支撐,互動一體。

1980年代以來,改革開放使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進入新階段,中國人的現代化發展也進入了新階段。市場經濟體制的确定和發展,催生了新型的公民社會,呼喚具有獨立人格的公民。政治民主化穩步推進,既提出了培養合格公民的政治要求,又提供并不斷改善着培養合格公民的社會政治條件與氛圍。于是,思想界、學術界逐漸形成共識:當代中國人的現代化,就是社會主義合格公民。學校教育通過促進人的現代化、培養現代性的人來推動國家社會的現代化。

新中國成立70年來,對于學校教育的培養目标(合乎邏輯地也是中國人的現代化的表達)有多種表述,諸如“勞動者”(1950年代)、“接班人”(1970年代)、“四有新人”(1980年代)、“建設者”(1990年代)等,盡管各有其時代性、合理性,但在社會主義新時代,隻有把培養社會主義合格公民作為學校教育的培養目标最為合适,用其表達中國人的現代化最為恰當,因為它具有其他各種表述所不具備的廣泛代表性、權威嚴肅性和文化先進性。第一,公民是指所有具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的人,而不論其民族、性别、宗教、階層、學曆、地位等,是普遍化的個人,從而具有最為廣泛的代表性。第二,公民代表的是民主國家的政治立場,就像臣民代表的是專制國家的政治立場一樣,它反映了國家與公民之間的對等關系。第三,公民徹底抛棄了專制社會的奴性文化——臣民隻有服從的義務,而高揚自由(公民擁有國家憲法和法律規定的一系列個人自由)、平等(公民之間,不論财産、地位、受教育狀況以及宗教信仰,人人平等)、獨立(摒棄專制社會中形形色色的人身依附,而追求獨立人格和獨立精神)等先進文化。

事實上,培養合格公民是黨和國家教育意志的表達。黨的十七大報告明确提出,要“加強公民意識教育、樹立社會主義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義理念,培養社會主義合格公民”。2014年5月4日習近平總書記在與北京大學師生的座談會上,指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回答了我們要建設什麼樣的國家、建設什麼樣的社會、培育什麼樣的公民的重大問題。盡管突如其來的重大疫情給我國社會生活和經濟發展按下了“暫停鍵”,但是無法阻止我國進入社會主義新時代;盡管我國社會基本矛盾、經濟增長方式、社會發展戰略都正在發生深刻的變化和調整,但是,無法否定我們仍然屬于社會主義的國家性質,無法否定主權在民的國家根本制度,無法否定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努力方向。這就從根本上決定了必須堅持當代中國人的現代化就是培育社會主義合格公民這一基本立場。


三、培育公共理性,促進中國人的現代化

實現中國人的現代化,培養社會主義合格公民,無疑需要多方面的努力,結合此次重大疫情發生以來少數機構和人群的不良行為表現來看,我們認為要特别注意培育公共理性。

人是理性動物,一個正常的健康人,既具有一定的理性思維能力,更需要理性精神。公共理性是理性精神在公共領域的運用,是公民(複數形式)在公共領域之中謀求社會公平與正義的一種推理能力和判斷能力。它具有如下的規定性:第一,它是“公民的、民意的,是一種社會約定意識”,是共同體的理性,因而稱之為“公共”理性而非私人理性;第二,它是民主國家的基本特征,是合格公民的核心特質;第三,它以追求公共善,實現社會公平正義為目标,超越個體之私或小集團之狹隘圈子;第四,它依賴正常的理性思考能力,而不是聽任激情或者任性沖動;第五,它的核心功能是實現社會的有效整合。

公共理性對于社會進步、國家治理和人的現代化至關重要,理應成為學校公民教育的核心主題,主要通過社會公民實踐和學校公民教育來發展和培養。

(一)幫助學生掌握公共理由

所謂公共理由就是公民在公共事務的讨論中所運用的以公共利益為導向并能夠被其他公民所普遍接納的道理、原由和依據。

首先,要使學生了解和掌握公共事件中的事實。理由是事情的依據,而依據則是以事實為基礎的,如果公民連公共事件中最基本的事實都無法掌握那麼他就沒有權利也沒有資格對公共事務進行探讨,公民如果在沒有充分掌握事實的情況下就進行探讨或者決策,那将是十分危險的,他既可能誤導别人,也可能被别人誤導。因此無論是教師還是學校都有必要幫助學生掌握獲取事實的渠道,特别是自媒體時代的信息獲取渠道十分複雜,信息的内容五花八門,有些所謂的“事實”實際上根本與事實毫無關系,因此教師要幫助學生進行區分,提高其分辨能力。其次,要引導學生學習專門知識。就本次疫情來說,這是一次重大的公共衛生安全事件,而衛生安全則涉及到一些基本的公共衛生知識、醫療保健知識、公共管理知識、法律知識等等,如果公民不能掌握專門知識,那麼公共理由也将因為喪失專業性而失去說服力。當然這并不意味着我們一定要将學生培養成某個特定領域的專家,而是要使學生掌握各個領域中最基本的科學事實。

(二)培養學生公共推理能力

公共推理與一般推理既有聯系又有區别。學生公共推理能力的培養應該分為兩個部分:一是培養學生的一般推理能力,二是培養學生的公共推理能力。

培養學生的一般推理能力,可以從三個方面入手:第一,在課程建設中适當增加邏輯學課程。目前我國多地的中小學都在探索選修課程制度,這也為邏輯學進入課程體系提供了契機。第二,利用學科教學培養學生的一般推理能力。在我國現行學科體系中,有些學科(如數學、物理等)把養成學生的邏輯推理能力視為核心目标之一,教師在教學時要更加關注這一目标的達成。同時,語言是推理的基礎,在推理過程中正确使用命題語句、語言形式、定義内涵對于形成學生良好的推理能力十分重要。第三,利用課外活動提升學生推理能力。課堂教學注重教師對學生的引導、啟發,而課外活動則注重學生的自我訓練、自主探索。學生推理能力作為一種技能更需要在實踐中提升,因此讓學生親身參與一些推理遊戲、智力運動同樣十分必要。

培養學生的公共推理能力,首先,要引導學生聚焦于公共問題。推理是基于一定的情境而進行的,公共推理的情境就是公共問題。聚焦公共問題的重要性在于這能夠使學生的一切讨論、推理都被限定于“公共性”之中而不至于做出一些搖擺于“公共”與“非公共”之間的模糊判斷。其次,要使學生的推理基于公共立場,避免他們将公共立場和“小聯合體”的立場混同起來。例如當我們探讨“提高科研工作者待遇”這一議題時,為了表達這一立場而做出的推理并不是公共推理,因為我的前提或立場僅僅是為科研工作者謀福利,而科研工作者隻是社會中的小部分人群。

(三)引導學生維護公共利益

公共利益是一個政治學、管理學、法學等都十分關注的概念,說法不一,大緻是指“構成一個整體的大多數人的共同利益……”國家經濟的平穩運行、社會的繁榮安定、生态環境的保護、公民基本生活的保障、各項權利的維護、民生福利等等,就屬于公共利益。

公共理性的宗旨是維護公共利益,因此要培育學生的公共理性就必須引導學生在參與公共事務的讨論時注重公共利益的維護。首先,教師要讓學生了解公共需求。利益是人滿足自身物質需求和精神需求的産品,引導學生維護公共利益首先要讓學生明白什麼是公共需求,這需要教師在課堂教學時向學生傳遞公共需求的基本知識,如法律知識、心理學知識、哲學知識等等。除了課堂教學外,班級活動、綜合實踐活動等同樣重要,例如學校組織學生開展關于“公共需求有哪些”、“什麼是公共需求”類似的讨論,讓學生對公共需求産生深刻的認識。其次,從政治學的視角來看,“政府同時負有維護公共利益和保護公民個人權利的職能,公共利益的實現重在公私利益之間的平衡”,當我們過分強調公共利益的重要意義時就容易忽略私人利益的維護,當私人利益被侵犯得體無完膚時,鮮少有人能夠不顧私人利益的損失再去維護公共利益。因此,當我們引導學生維護公共利益的同時還需要維護好學生的私人利益,确保其私人利益不受侵犯。

人作為理性的動物,在任何社會中一個正常的健康人都具有一定的理性思維的能力;然而,隻有在民主社會中,國家整體制度設計把公共需要、公共利益、公共服務和公共精神放在特别突出的重要位置,從而突顯了公共理性的重要價值,并由此而提出了大規模地培養公民公共理性的現實需要,當然也提供了培養公共理性的社會條件和氛圍。基于教育學的立場,這裡隻是闡述了學校教育如何培養學生即未來公民之公共理性,顯然這是不夠的。公共理性是複數公民的理性,是共同體的理性,是政府、組織、集體的理性,如何讓它們具有公共理性精神同等重要,甚至更為重要。

原文鍊接:http://news.ccnu.edu.cn/info/1002/34168.htm

Copyright © 足球推荐最好的一个平台 - 足球下单软件 地址:武漢市珞喻路152号。電話: (027) 6786 8256 傳真: (027) 6786 5715 郵編:430079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