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推荐最好的一个平台
當前位置 : 首頁 > 疫情防控 > 防控動态 > 正文
防控動态
【疫後教育變革】雷萬鵬:在線教育發展不可回避的五個問題
  • 來源:教育學院融媒體中心
  • 發表日期:2020-07-08
  • 閱讀次數:
  • 作者:雷萬鵬
  • 編輯:胡楊平

2020年爆發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對我國經濟、社會與教育發展産生重大影響。抗疫期間,各地普遍以在線教育實現“停課不停教、停課不停學”目标。在線教育在發揮重要作用的同時也暴露出不少問題,調查發現:在線教育因平台承載力有限無法應對大規模并發訪問,網路卡頓、頻繁掉線、農村網絡信号不穩定現象時有發生,網絡課程資源匮乏,教師與學生信息素養也亟需提升。疫情期間的在線教育旨在解決學生“無學可上”的一種應急措施,長遠來看在線教育到底應如何發展,如何評估在線教育的效果,如何探索有效的在線教育治理體系,這些問題亟需理性反思。

推動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以教育信息化帶動教育現代化已成為我國教育發展的戰略抉擇。《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指出,“信息技術對教育發展具有革命性影響,必須予以高度重視”;2019年2月,中共中央、國務院聯合頒布的《中國教育現代化2035》強調:“加快信息化時代教育變革。……利用現代技術加快推動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實現規模化教育與個性化培養的有機結合……”從教育信息化發展戰略看,疫情期間在線教育發展暴露的問題不能被漠視,這些問題若不能得到有效解決将制約我國教育的長遠發展。本文主要從功能定位、效果評判、教育公平、治理體系和發展哲學等方面對在線教育進行反思。


一、在線教育與線下教育之關系

現實生活中人們對在線教育與線下教育關系之理解存在兩種偏誤:第一種偏誤認為在線教育就是把線下課堂搬到網上;第二種偏誤認為在線教育優勢明顯,前途光明,最終必将替代線下教育。前者可稱為“搬家論”,後者可稱為“替代論”。“搬家論”認為在線教育隻是将線下教學内容移到線上,通過網絡直播或錄播完成教學任務。在課程安排上,學校制定統一課表要求學生上線打卡;在教學形式上,教師以講授法為主要教學形式。“信息技術+傳統教學”的教育模式沒有從根本上改變教育的結構和生态,技術主導下“人灌+機灌”抑制了學生主體性,未能真正構建以學為中心,促進學生個性化發展的教育生态。“替代論”認為在線教育将代替線下教育,成為學生學習的主渠道。疫情期間大量用戶湧入,催生了在線教育行業的飛速發展。在線教育的旺盛需求導緻人們過分誇大其功能,甚至有人認為随着信息技術的發展,學習場所将演變成一個個學習中心,在線教育終将完全取代傳統的線下教育。

從人與技術的關系看,無論是“搬家論”還是“替代論”都是對信息技術功能的錯誤認識。“搬家論”之偏誤在于僅僅将信息技術當作一種工具,忽視了信息技術的特性與優勢。信息技術突破了傳統教育以紙張、文字為媒介的局限,突破了人類活動的時空界限,改變了學習的生态系統,拓展了學習機會,具有去中心化、去同步化和開放共享特性。基于信息技術的在線教育應當突破傳統教育“标準化生産”的局限,在學情診斷、學習分析、智能交互、精準教學等方面發揮獨特作用,提供“私人訂制服務”,促進學生個性化發展。“替代觀”片面誇大信息技術作用,忽視了教育本質上是一個生命影響生命的過程,言傳身教、潛移默化、情感交流所發揮的育人功能是任何技術不能替代的。加快在線教育與線下教育的融合,探索教育融合的有效方式,實現面對面學習與分布式學習的優勢互補,構建促進學生個性化發展的教育生态依然任重道遠。


二、在線教育的效果評價

無論是在線教育還是線下教育,其根本目的都是為了促進學生發展,都需要遵循兒童學習和成長規律。從全視域學習理論看,所謂學習是指生命有機體中任何導向持久性能力改變的過程。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完整的學習過程包含學習内容、學習動機以及學習互動三個維度。這意味着學習不是被動接受外界刺激的過程,而是個體主動篩選和加工信息的過程,是個體投入心智能量習得學習内容的過程,是個體與其他群體互動的社會化過程。

從學習内容看,疫情期間的在線教育普遍是以網絡教學完成書本知識的傳授。事實上,“停課不停學”的學習内容不能拘泥于書本知識,應當是一種基于生活的廣義學習。在線教育應當立足生活,回歸生活,通過開展項目式學習,問題解決式學習,讓孩子們在真實的社會情境中了解疫情危害,理解生命意義,體驗道德情感,辨識多元價值,學會反思和成長。

從學習動機看,在線教育在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方面還面臨很多困難。疫情期間筆者對部分教師和家長的訪談表明,因在線教育中師生分處不同空間,一部分學生學習動機不強,一邊上網課一邊玩手機。研究表明,個體心智情感的參與和投入是判斷在線學習過程中深度學習是否發生的重要标準,強烈的學習動機和學習情态有利于提高學習效果。在線教育如何将學與“玩”結合,寓教于樂,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這值得深入探究。

從學習互動看,調查發現當前在線教育中師生缺乏有效互動,師生之間的交流互動往往是學生為教師點贊,教與學的過程實際上處于分割狀态。一項全國性調查研究顯示,師生互動指數對互動效果有顯著的正向影響,然而在調查樣本中,66.8%的教師認為師生互動不充分是在線教育中存在的最大問題。如何通過信息技術實現有效的師生互動是在線教育亟待解決的問題。


三、在線教育與教育公平問題

黨的十九大對新時代教育事業的改革和發展作出了全面部署,如何解決教育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讓每一個孩子享有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是我國教育發展面臨的重大議題。教育信息化發展如何影響教育公平?在線教育是縮小數字鴻溝還是擴大教育差距?是有助于教育公平還是加劇了教育不公平?從教育起點公平看,學生擁有的信息化裝備将導緻“第一道數字鴻溝”。受制于家庭經濟條件與網絡環境,疫情期間部分學生因缺乏在線學習條件無法保證“停課不停學”,這些學生主要分布于鄉村與貧困地區,因鄉村地區網絡信号不好孩子們不得不跑到山頂上網課;從教育過程公平看,學生在線教育過程也存在明顯的差異,不同階層學生存在“第二道數字鴻溝”,所謂“第二道數字鴻溝”是指因信息技術使用帶來的差異[12]。疫情中由于各地信息技術應用程度的差異,一些農村地區的學生仍停留在統一收看“空中課堂”階段,而發達地區則利用AI技術、大數據等新興信息技術實現學習任務打卡、作業在線批閱、個性化學習服務;從教育結果公平看,不同階層群體參與在線教育的受益程度也存在差異。有研究對MOOC課程學習結果分析發現,弱勢家庭的子女課程參與度與完成率顯著更低。

在城鄉二元經濟社會背景下,我國教育信息化發展既存在“第一道數字鴻溝”,也存在“第二道數字鴻溝”。後疫情時代我國教育信息化發展應加強農村地區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打通教育信息化發展“最後一公裡”;重點提升農村教師和學生的信息素養,扭轉教育信息化建設中“重建輕用”、“重物輕人”、“重城輕鄉”的偏誤;優化農村地區信息化教學資源供給,建立起以人的發展為本位,以人的多元化需求為導向的教育資源配置機制。


四、在線教育的治理體系

審視我國在線教育可以發現,政府、學校、市場、社會之間并未形成有機的治理體系,一定程度上還存在各自為政,功能與定位錯位的現象。囿于體制機制束縛,當前數字化教育資源公共服務仍存在供求不匹配問題。數字化資源公共服務平台重複建設現象明顯,各地建設的教育資源庫及服務平台相互獨立,因重複建設導緻同質化與低效率;各級各類平台僅在技術層面互聯互通,在應用與管理方面缺乏協同機制;在供給主體上,政府仍是數字化教育資源公共服務體系的建設主體,“政府評估準入,企業競争提供,學校自主選擇”的資源建設和配置機制仍未真正形成。換句話說,教育治理的“碎片化”制約了在線教育的發展。

實現不同主體間的協同治理,關鍵是界定不同主體的職責與功能。應對重大疫情的在線教育實踐彰顯了不同主體的比較優勢:政府在公共規則制定、基礎設施建設、在線教育質量标準設定方面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騰訊、華為等企業擁有強大的技術與規模優勢,其自主研發的在線教育平台功能更強大;高校擁有智力優勢,在研發優質在線教育資源方面有比較優勢;中小學和家庭是在線教育重要的參與者與需求主體。構建政府引導、機構自治、行業自律、社會監督的在線教育治理格局,關鍵是厘清在線教育中政府、市場、社會、學校的職責與邊界,強化政府主體責任,發揮市場機制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加強知識産權保護,吸引各利益相關者有動力參與教育資源共建共享。後疫情時代,在線教育治理體系。


五、正确處理人與技術的關系

當前我國在線教育領域存在比較明顯的技術決定論傾向,集中體現在“去教師化”與“線性因果觀”。每當一種新的信息技術誕生,學術界都會呼籲将新技術應用于教育領域。回應時代需求,推動新技術與教育教學的融合是十分必要的,但是,在教育信息技術創新與運用中卻普遍缺乏教育學(人)的視角,教師作為技術使用主體在技術研發過程中缺位,導緻技術創新的“去教師化”。“去教師化”的另一個表現是過分誇大技術的效果,認為技術最終會取代教師,教師職業會消亡。在人與技術的本質關系上,人是目的,技術是工具和手段,技術存在的價值是為人服務,而不是人被技術所奴役。在信息化社會,人與技術的關系也是一個相互調适相互适應的過程:一方面教師要開放式地對待信息技術,不斷提高運用信息技術的能力和素養;另一方面,信息技術也需要契合教師需求,适應教育規律。那些不顧實際過于強調教師适應技術的做法,一味指責教師信息素養不高的做法其實是凸顯了技術的話語霸權,背離了人與技術的本質關系。

毋庸置疑,技術是重要的,一部人類文明進化史就是一部技術變遷史,人類生活離不開技術,但是技術隻是部分替代人力而不是完全替代。教育活動中信息收集、存儲與傳遞可以發揮信息技術的作用,但教師對學生言傳身教、品德養成、情感熏陶的作用是技術所無法替代的。“線性因果觀”忽視教育系統的複雜性和不确定性,認為新技術一旦用之于教育活動就能帶來預期的成效。事實上,人與技術的關系不應是人“控制”技術或技術“控制”人,而是人與技術的相互依存,和諧共生。當技術越是有機地融入人的活動,技術就越能被人接受,這就是人性化的技術。

因此,在教育活動中過分誇大信息技術的作用,凸顯信息技術的存在其實是一種“不自信”——因為隻有當技術被人同化而失去存在性時,技術就不再是人的異己的客體,而成為人的有機組成部分。如同食物被我們同化而成為人體一部分時,我們就不再感到食物的存在,隻有當食物有問題導緻“消化不良”時我們才意識到食物的存在。從教育生态學視角看,信息技術要在生态系統中找到适合自己的“生态位”,必須與技術使用者(教師與學生)的特質與需求相契合,必須尊重人的成長規律,必須回歸人的發展之本源目的,必須符合教育發展規律才能真正融入教育生态,促進教育事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

原文鍊接:http://news.ccnu.edu.cn/info/1002/34142.htm

Copyright © 足球推荐最好的一个平台 - 足球下单软件 地址:武漢市珞喻路152号。電話: (027) 6786 8256 傳真: (027) 6786 5715 郵編:430079

Baidu
sogou